教研教學總結:辛苦並快樂著,經歷並成長著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轉眼間,又是一年總結時,回首一年來的經歷,一言以蔽之,辛苦並快樂著,經歷並成長著。不必說作為高三理科辦公室負責人換水關窗,也不必說作為校報編輯寫作編校,亦不必說作為黨員不斷學習反思提高,更不必說作為班主任管理班級立德樹人,單說作為語文教師、備課組長和教研組長,我就感慨良多。為了留住逝去的過往,為了更好地指導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制定計畫,科學落實,工作有條不紊

“做事沒計畫,盲人騎瞎馬”。凡事要有個計畫,方能步步前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高度重視計畫的制定與落實。在開學初,備課組就結合年級安排,以教學周為單位,制定了學期教學進度表,進度表上明確了主備人,讓教師提前明確教學安排以及自己什麼時候主備,主備什麼內容,以便制定個人計畫、早做打算。個人計畫,要根據教學進度表,結合班情與個人教學特色制定,內容要具體到每一天,每周一節的晚自習留給學生自由安排,如果本周任務完不成,可以利用這節課作為緩衝。計畫不一定就能跟上變化,有時候根據新的備考信息需要臨時增加新內容,這時候可以記在檯曆上,靈活安排時間。我挑選的檯曆文化性與實用性相結合。文化性體現在上面寫有“論語”內容摘錄,旁邊還配有圖畫、通俗易懂,一日一則,日積月累,綜合素養會得到提高。實用性表現在,一周為一張,日期後面還有空白地方,旁邊還有便箋,可以記下需要落實的內容。

在具體落實計畫時,我的方法是,根據重要程度把任務劃分成了abc三類,a為著急且重要的事,我會立刻馬上親自去做。比如,太原學習歸來,了解到圖文轉換是必考內容,要立刻制定學案; b為重要但不著急的事,我會按部就班地做。比如,根據安排,某段時間要複習什麼內容,要嚴格落實計畫,一步一步,穩紮穩打;c為著急做但不重要的事,比如,取學案,我會安排別人去做。

二、摸準學情,吃透考綱,開展有效教學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知己”就是要了解學情,我們不僅要了解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而且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每接手一個新班,開學第一課就是做當年的聯考題,看一看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生的知識盲點。接著,就是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語文課的看法、對語文教師的要求以及自己喜歡的授課方式等,以期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

“知彼”就是要讀懂教材,吃透考綱,要清楚地知道聯考考什麼、怎樣考。題型千變萬化不容易把握,尤其是聯考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但,無論形式怎樣變化,學科能力是固定的,只要緊緊抓住所教學科考查的能力,我們就抓住了根本。語文學科就是要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鑑賞評價、表達運用和探究等六種能力。在複習備考時,我們要對著考綱所要考查的能力,一個個地梳理考點,然後根據學情,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逐個突破。

對於聯考考點我們是非要吃透不可的。為此,我不僅購買了很多專業書籍、訂閱了《語文月刊》雜誌,還主動聯繫聯考閱卷組參加了近兩年的聯考語文作文的閱卷工作。聯考閱卷時看到過的,再加上平時考試評的學生作文,至少有兩萬篇。作為一名語文專業教師,就是要在30秒內能看出一篇不少於800字的學生考場作文值多少分。這是聯考作文閱卷的標準。有一次在學生宿舍值班的時候,發現桌子上放著一份語文答題卡,拿起一看,好傢夥,是一年前的,總分119分,作文54。我瀏覽了一下作文,發現,作文的主體敘述的是習以為常的故事,我還以為是敘述類文章,可最後兩段就成了議論,不過,審題準確,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標題、開頭段比較有文采,但我認為,這篇文章遠遠得不了54分,44分都算是高的。因為,這篇文章有文體不清的硬傷。由於職業病,當即,我就簡明扼要地給他們分析了這篇作文。

三、做實集體備課,做好校本教研,指導推行課改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成為他們幸福的生活,使一節節課不至於成為教師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么你就把教師們引到從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來。”我不敢說,語文教師都在進行教育科研,但我們一直都在進行校本教研活動,比如“聽說評課”、集體學習、出黑板報以及撰寫教學管理文章等。

對於“聽、說、評”課活動,語文組始終圍繞“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進行。在評課的時候,我們採取的方式是主講人說課、主評人評課、其他教師談優點與不足。為了避免評課流於形式,要求每名教師都要結合聽課內容談一個優點和一個不足,一個接一個說,且內容不能重複。如果有教師說不上來,或者不願意說,大家就大眼瞪小眼一直等著。一開始大家還不太習慣,但在我的堅持下,活動很快步入了正規,大家暢所欲言,缺點不迴避,優點有根據,雖然有些內容達不到理論的高度,但是聽評課活動確實是上了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