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學總結:辛苦並快樂著,經歷並成長著

集體學習,我們不僅會同讀一本教育名著,還會讀教育教學雜誌,通常是一個教師主講讀書體會,其餘教師結合教學談自己的感悟。有一次,我給大家讀了《語文月刊》上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卷首語《網路語言要慎用》,另一篇是《川端康成《雨傘》淺析》兩篇文章,同時,結合自己的習作實踐談了語言文字運用過程中準確、生動的問題,並號召大家多寫下水文,不僅要寫考場作文,還要寫新聞、詩歌等,做一個正確熟練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語文教師。

我們認為,出黑板報,不僅能培養書寫、繪畫、設計等能力,還能鍛鍊教師在一定高度上對學科教學的理解把握能力。具體落實時,語文組按照“統分結合”的形式進行,力求人人有事做,人人都能得到鍛鍊。在出黑板報的前一個大教研的時間,具體負責出板報的備課組會為大家介紹小樣,然後大家一起討論修訂完善,在實施的過程中,具體負責的備課組全體人員都要參與,哪怕你只是在哪裡遞遞粉筆、挪挪桌子。在高三語文備課組出板報的時候,年過半百的陳主席都主動來到了現場。

語文教研組鼓勵教師將教育教學經驗轉化成書面文章,進而用自己的理論指導實踐。本學期幾乎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至少在校報上發了一篇文章。我就不僅指導學生習作,寫管理教學論文,還寫新聞通訊,有時還寫一寫詩歌。這樣,不僅保證了校報的稿源,還提升了語文教師的校本教研能力,從而為理論指導實踐提供了可能。

課改要發展,關鍵看教研。語文教研組不但認真開好校本教研活動,而且十分重視發揮教研對課改工作的指導作用。在每次參觀學習後,我們都積極主動教研,並結合學情豐富完善課改模式,在參觀考察河北名校後,我就在新浪部落格上寫了6篇課改博文,並在報告廳做了一節課改示範課;在本年度的“自主、互助、檢測”大學堂課改模式大賽中,語文教師薛紅霞獲得一等獎;另外,魏小婧老師、謝麗老師和劉安邦老師的課改課也很有特色。目前,“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以學評教”已成為語文組的共識,“個性導入、閱讀深思、分層展示、師生共評、訓練提升”已成為語文課可資操作的程式。

同事們,逝去的,終將逝去,就像我們再也回不到童年一樣,還好,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還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這扇窗就是總結,我想,只要我們利用好總結這一武器,就一定能留住我們應該留住的過往。以上就是我苦心竭力所要留住的過往,也就是我一年來的教研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