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見習總結

(四)用心去和家長交流,才會收穫真誠和效果

中國的親職教育,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理念,在教育方法上各有千秋。善於和不同的家長交流,了解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了解孩子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行為習慣,了解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家長一起探討孩子的問題、行為,才能尋求最切實有效的問題解決辦法,才能得到家長最有效的教育支持,實現家園有效結合,以利於孩子的發展。

(五)用心去實踐,才會逐漸收穫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幼兒教師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成為教育幼兒的行家裡手,應將教育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教學實際能力,這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重要條件。” ------高爾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任何科學、先進的理念都必須通過實踐來證明來實施。用心去實踐,謹慎的實踐,開創性地去實,才能使理論獲得升華,才能使教育的理想在實踐中逐步實現,向理想的教育邁進,

二、問題與思索

(一) 教師的言行舉止與幼兒的身體力行

在幼稚園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情景:教師嚴厲地要求孩子安靜的休息,但自己卻在一旁三三兩兩的說悄悄話甚至大聲說笑。

殊不知,“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教師要把自己認為好的品質、好的行為習慣灌輸到孩子身上,就必須嚴格地遵守自己的內心信仰,強大的行為力量才會在孩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效力。

(二) 幼兒生活常規的養成

生活常規的養成,在幼兒次序敏感期尤為重要;習慣的養成,對孩子的一生髮展有具有重大影響。往往,我們卻可以看到幼兒在園可以遵守一定的常規,可以自己吃飯、收拾桌子、穿衣穿鞋、疊被子;但是,在家裡確實一切父母代勞。常規的教育,應該家園結合,力求孩子常規執行一致性。

(三) 有教無類與個體發展

在幼稚園中,最常見到的現象就是老師明顯的喜歡部分孩子、稱讚部分孩子,卻對另外的孩子無所表示甚至煙霧,理由是:這個孩子不乖。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有教無類仍有其特殊的教育意義。教,是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既然如此,教育在對待學子的面前就應該一致,不論貧富貴賤、聰明乖巧與否,尋找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對策,使個體得到發展。

結語

教育,因為有了理想而薪火相傳;教育,因為有了堅持而生根發芽;教育,因為有了愛而色彩斑斕。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天使,原奮戰在學前路上的所有同仁都變成美麗的天使。最後,以朱永新的《教育的理想與理想的教育》與所有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共勉:

教育是神聖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業,

教育的使命讓人從無知走向睿智,從幼稚走向成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投入與無私奉獻;

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

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

教育需要恆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持久探索;

激情、詩意、機智、活力、恆心的源頭活水是崇高理想。

理想也是神聖而崇高的,理想是行為的動力,

理想是人與動物的界限,理想使人成為世間萬物之靈,

理想是偉大與平庸的分野,理想使人與眾不同。

理想產生激情,激情使理想的主鏇律鏗鏘有力;

理想產生詩意,詩意使理想的調色板光彩照人;

理想產生機智,機智使理想的追求充滿智慧的美感;

理想產生活力,活力使理想的實現擁有了源泉;

理想產生恆心,恆心使理想的探索成為快樂的進程;

激情、詩意、機智、活力、恆心使理想變為美好的現實。

教育因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標,更有理性。

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一切的人,

無論是城市的還是鄉村的,

富貴的還是貧賤的,聰慧的還是笨拙的;

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人的一切,

無論是品德的還是人格的,

生理的還是心理的,智力的還是情感的。

理想因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傳,色彩斑斕。

理想的教育是個人潛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