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綠色教育總結

“綠色課堂”中教學、內容、模式的研究,其目的在於使教師不斷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切領會其教育思想,提高自身教學藝術和教學涵養。同時,更充分展現學生個性,發展創造思維,提升創新能力。

目前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探討:

一是創設快樂的學習現場。《課程標準》指出:應力求從學習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教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愉快的學習現場能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是注重生成的學習過程。新課程倡導生成性教學。所謂“生成性教學”是指在彈性預設的前提下,在教學的展示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自主構建教學活動的過程。任何精彩的課堂都不是完全在課前設計出來的,而是在師生互動中生長出來的。這正是“綠色課堂”教學的魅力所在。“綠色課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推進的旅程,有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

三是倡導“陽光般”的學習評價。學習評價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勵學生髮展的“泵”。這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給孩子一個“陽光般”的評價,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最能喚起激情,能讓學生在學習上有信心,有奔頭,有積極性。

建設綠色教師隊伍,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綠色教育”重要而關鍵的一環。一所學校真正的實力,靠的是教師,教師的風度修養、教師的學識水平、教師的職業能力與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教師能走多遠學校才能走多遠。因此我們要發現教師,解放教師,讓教師全方位的發展,讓教師對這份職業真的充滿感情。因此,我們將通過以下方式建設這支團隊:一是轉變觀念,調整心態,引領教師“真愛教育”一變帶萬變,首先是觀念,觀念轉變,行動自變。通過引領老師學習,逐步在教師心中樹立“選擇教育,就選應該愛教育”;“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千有理萬有理,乾好工作硬道理”;“教師是在轉化後進生上體現高超的教學水平”等理念。讓教師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二是開展活動,實現教師差異最大發展。推行教師工作六多:多給孩子微笑,多給孩子交談,多給孩子鼓勵,多給孩子空間,多與同事交流,多與家長聯繫。鼓勵教師做微型課題研究。微型課題來源於每個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而研究它就能解決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困惑,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而且這樣可以破除科研的神秘感。微型課題不與其他功利的東西掛鈎,立足於解決教師教學問題,周期可長可短,對於教師成長是非常有利的。三是堅持鼓勵教師參賽獲獎,教育論文發表及投稿活動,促進教師揚長。開闢推門聽短課活動,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開展讀書活動,鼓勵教師閱讀教育專著或勵志好書。

近年來,我校始終把“綠色教育”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並持之以恆,爭取形成系列化 “綠色教育”,預期目標:①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明顯提高,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得到培養,特長得到初步發揮,個性得到張揚。②積極打造一支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關注學生髮展的教師隊伍,讓教師成為具有參與時代、促進發展和自覺研究意識和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教師。③使學校的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XX年通過“湖北省綠色學校””評估驗收後,向國家級綠色學校方向努力,從而,逐步使學校形成獨特的、有生命力的“綠色教育”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