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實習心得體會

正是由於教師有著巨大的責任,壓力也相隨而來。實習起初,除了聽課備課,首要任務的就是作業批改,特別是語文、數學和英語,每天都有作業,一個班五六十號學生,如果教師帶的班級多,就更多了,想想,每天一兩百本的作業等著你批改,還要備課上課,如果是班主任的話,還要處理班務,遇上學生矛盾就更麻煩了,任務有多重,壓力有多大?!實習老師都有一同感,那就是“作業多多,天天都有”。

這也讓我認識到作為教師的艱辛和勞苦,儘管教師都是心甘情願的,但這些“實際問題”還不是不得不擺在你的面前,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是作為學生,也作為非教育行業應該做到的,因為教師承擔了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兩重歷史使命,實習讓我更加熱愛教育事業,從事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們是最可愛的人。

三、對教學的認識教師就要教學,就要給學生上課,教師上課講的大多是學生不理解,至少是學生理解不是很透徹,教師就要通過備課通過上課,讓學生學到新知識,這個上課一般都能達到,但是要是學生對某一問題理解透徹,真正會將之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能不能用於指導自己的實踐,這就要考查教師的能力和教學水平了。要將上述問題都講透徹,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教師備課時候就要查閱很多的參考資料,然後從中抽取出對所要講授的知識有用的,還要經過大腦的激烈較量,最終確定用哪一種教學方式。課堂的設計也是一樣的,45分鐘一堂課,既要講所要講授的知識全部講完,又要照顧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好實踐,既要上完所要上的內容,又要讓學生在相對輕鬆的情況下接受,這也是考驗教師的時候,初為人師者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過於“填鴨式”的教學,另一種是較輕鬆地教學,學生沉浸在遊戲或活動中,較少從中獲取所要掌握的知識。實習期間上課,我自己的感覺是,相對輕鬆,但是學生掌握多少,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業批改也是作業教師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作業也能反映出學生很多信息,如學生掌握了多少,從作業中也能暴露出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哪些地方掌握較好,哪些地方掌握不是很好,這些都要做統計的,對於較難掌握的可能還要備課,再作講解。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業作詳細的批改,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尤其是語文、數學和英語更是天天“作業如山”。我實習七年級思想品德,一個班一周兩節課,作業不是很多,但每一位學生的作業我都力求做到認真查看,細細批改,對於做的不大好的要統計出來,教導學生重新做過,每一本練習我都會在上面寫上一兩句話,以是對學生作業的反饋和期望、鼓勵,我知道,對作業的批改情況怎么樣,會影響學生對教師的看法,如果草草地寫個“閱”,就連我自己也感覺不爽,這老師怎么了?看了我的作業沒啊?特別是周記,檢討,反省類的批改,一句平淡鼓勵的話改變了一個學生的好多不良習慣,也不是沒有可能。 >

實習期間,備課上課,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到“台上三分鐘,台下幾十年”的辛勞,作業批改我體會到了對學生作業的反饋,是作為教師的職責,實際上,作為教師,對學生作業反饋也是對學生負責的重要體現,沒有學生不喜歡老師對自己的作業說“你做的好,繼續努力,相信你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