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規劃綱要》心得體會

6、科學地提出教育公平和區域內教育均衡。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關鍵是機會公平,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 

二、落實綱要精神,不斷提升自身整體素質

“如何貫徹好落實好《教育規劃綱要》?中國教育學會國小教育專業委員理事長姚文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國小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孩子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教改才能成功。”

面對“國小學校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學生負擔;如何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國小學校如何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國小學校如何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評價制度”“國小學校如何建設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完善校長負責制”“國小學校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健全教師管理制度”等議題,以及目前“學校績效工資方案”“校長職級制研究”等國小教育熱點問題,與會代表們廣泛而深入地進行了交流,充分表達了對國小教育穩步、健康發展的期盼,和願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做出自己積極貢獻的願望。為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成功地舉辦本次培訓與論壇,除了專家講座、校長圓桌論壇等板塊,組委會還安排了對上海市浦東新區竹園國小的實地考察。 竹園國小校園環境優美,精緻典雅,“竹園六景”集傳統與現代特點交相輝映,構成了一道亮麗的校園人文景觀。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齊全,電腦房、語音房、舞蹈房、手工科技與自然常識實驗室、多媒體與多功能教室、中央演播室等一應俱全。和諧的教育氛圍,高質量的辦學水平,使竹園國小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多年來學校堅持“責任與服務”的辦學理念,以“虛心有節,挺拔向上”為校訓,以“學習、思考、恆心、進步”為教與學的座右銘,以“減輕負擔,提高質量,發展個性,培養能力”為教育教學主線,培養“規範+合格”、“特長+創新”的特色學生。

在論壇上竹園國小田校長感慨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教育改革,歐巴馬說:“美國最大的資源從來就不是我們所擁有的財富,而是我們能給我們的人民什麼樣的教育。”提出這樣的問題引起大家思考:我們究竟該教給孩子們什麼東西?是否要對孩子們學習的課程、方法以及教學大綱做些改變?我們又能為教師做些什麼?挑戰會把他們帶到哪裡去?呼喚懂教育的校長來落實《綱要》。懂教育,就要想方設法為了學校的改進,重視學校文化建設。文化就是人化,學校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怎樣把人的潛能激發出來,創造一種自由民主的空氣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懂教育,就是要引領學校的辦學特色,倡導“人云亦云不雲,亦步亦趨不趨。”懂教育,要狠抓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校長要能上得了課,聽得懂課,評得出課……作為懂教育的校長要明白“找準位置,個性鮮明,彰顯特色”是一所普通學校成長為一流學校的三部曲。企業有“先找市場,後開工廠”一說,學校也是如此。準確定位自己的服務對象,在市場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所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