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消除貧困日

世界消除貧困日

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確定每年的10月17日為世界消除貧困日,旨在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宣傳和促進全世界消除貧困的工作,動員各國採取具體的扶貧行動。

貧困問題被聯合國列為社會發展問題三大主題之首。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經指出:儘管一些國家在消除貧困方面作出了努力,儘管全球經濟呈增長趨勢,但貧困現象仍在蔓延,貧困人口仍在擴大,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狀態。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表的《1998世界人類發展報告》表明,現在全球約有26億居民缺少最基本的衛生設施,15億人住房簡陋,20億人無法喝到合乎標準的飲用水,世界五分之一的兒童受教育不足5年,同樣百分比的兒童營養不良。

造成世界貧富懸殊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世界不合理的經濟秩序。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59個國家人均收入在世界銀行1993年確定的貧困線以下;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的48個國家中,有33個在非洲,13個在亞太地區,2個在拉美。此外經濟全球化也是擴大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貧富差距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帶來的貿易和投資增長機會中,受益最大的則是已開發國家。

消除貧困一直是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近年討論的重要議題。1990年制訂的《聯合國第四個十年國際發展戰略》、《聯合國大會第十八屆特別會議宣言》和同年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屆最不已開發國家會議通過的《90年代援助最不已開發國家行動綱領》等檔案都把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列為國際發展戰略的首要目標和國際合作的優先領域。1995年聯合國社會發展世界首腦會議集中討論了消除貧困、社會融洽、促進發展的問題,並通過了《宣言》和《行動綱領》,同時確定1996年為世界消除貧困年,1997年至2006年為世界消除貧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