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億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零時02分,一個體重3660克、身長52公分的男嬰在北京婦產醫院誕生,至此,中國人口已達13億。

在中國,第一個“中國人口日”出現在1989年。據國家統計局測算,1989年4月14日中國大陸總人口達到11億,這一天被定為“中國11億人口日”。

1995年2月15日凌晨,一個叫趙旭的男嬰在北京婦產醫院出生,宣告中國第12億個公民的誕生。2月15日也被定為“中國12億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零點2分,中國第13億個公民在北京婦產醫院出生,這一天也成為“中國13億人口日”。這個小公民為男性,體重3,660克,身長52公分。>>>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3年中國人口出生率為12.41/1000,死亡率為6.4/10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01/1000。總人口中,鄉村人口占59.47%,城鎮人口占40.53%。人口預期壽命為71.40歲。 

經過多年艱苦努力,中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人口總和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現在1.8左右,進入到低生育水平國家行列,但這種低水平並不穩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的基本國情沒有根本改變,計畫生育面臨的主要矛盾沒有根本改變,計畫生育是天下第一難的工作性質沒有根本改變,計畫生育政策也將長期堅持。

中國13億人口日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表明,根據2004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2004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是129988萬人,據此推算,2004年全國平均每天淨增人口為2.08萬人,因此,到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將達到13億。

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偏離正常值

國家人口計生委獲悉的材料顯示,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已經升高到119.92,與正常值106相比有嚴重的偏離。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不僅農業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別比較高,非農業人口的出生性別比也呈升高趨勢。有5個省的出生人口性別比甚至高達130以上。一些省份不但二胎、多胎的性別比升高,一胎性別比也出現偏高的態勢。

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有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原因。在許多農村地區,生育男孩是重體力勞動和傳統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時,農村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尚不健全,農民有後顧之憂,這是產生男孩偏好的經濟基礎;傳統文化中養兒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傳宗接代等傳統生育觀念一直延續並影響著人們的生育行為;社會性別不平等的種種現象在現實社會中刺激人們產生“男孩偏好”的情結。而性別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等。

為了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勢頭,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並於2003年啟動關愛女孩行動。

中國流動人口數量10年內翻番

全國流動人口數量從1993年的7000萬增加到2003年的1.4億,10年內翻了一番,超過了全國人口總數的10%,約占農村勞動力的30%。

當前,人口流動的基本方向是由農村流向城市,由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由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沿海地區。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流動人口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省內流動的占65%,跨省流動的占35%。流動人口中年輕人口占絕大多數,其中15歲到35歲人口占全部流動人口的70%以上。

流動人口的日益龐大,將不斷加大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的壓力,因此要高度重視流動人口的計畫生育工作,及時有效地提供包括生殖健康在內的多種服務。

本世紀中國人口將先後迎來三大高峰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21世紀,中國將先後迎來勞動年齡人口、總人口和老齡人口三大高峰。這是記者日前從國家人口計生委了解到的。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在總人口中,15歲到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為70.15%。因此勞動年齡人口將最先達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