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橋鄉飛虹專題片的解說詞

(同期聲⑦:劉明恆)

這座橋叫“官埠橋”,為明代末年修建,古代,這條河直通長江,行船十分方便,進出鹹寧的物產大多在此聚散,來往鹹寧的達官顯貴、騷人墨客都在此登船上岸,故取名“官埠橋”。

官埠橋經歷了幾個朝代的車馬人行,流水衝擊,至今仍完好無損,

古風猶存。

拍攝一座橋,它的美,它的光與影的神韻固然重要,但蔡駿更多的時候關注的是一座橋背後的故事和文化。

(同期聲⑧:)

(現場聲⑨:)

第二天,蔡駿在當地文化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去尋訪鹹寧的另一座橋——汀泗橋,照例,他們找到一位橋邊的老居民做嚮導。

(同期10:鹹寧市汀泗橋鎮居民余華德)

這就是名揚中外的汀泗橋。

汀泗橋始建於南宋年間,是荊楚大地上最早架設的石拱橋,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汀泗橋是一個名叫丁四的鄉民,在背人過河之餘,用打草鞋、

賣草鞋50年積蓄的錢修建的。為了懷戀這位老人,當地人民就把這座橋取名“汀泗橋”

1924年,粵漢鐵路貫通,鹹寧人民又在古汀泗橋下游百米河床上,架起了一座鐵路橋。

汀泗橋

三面環水,一面依山,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舉世聞名的北伐汀泗橋戰役就在這裡發生。

1926年初8月,北伐軍光復湖南後,由平江猛追向中伙鋪逃竄之敵,形成挺進武漢之勢,吳佩孚為挽救危局,調集2.6萬主力部隊憑藉汀泗天險死守。

(同期11:汀泗橋鎮文化站站長余大厚)

當時,吳佩孚擁有地形優勢,兩軍激戰數日,北伐軍一無所獲。

8月26日晚,長江潰堤,河水暴漲,汀泗橋三面被洪水包圍,進攻愈發無望,據國民革命軍第7軍軍長李宗仁回憶,當時,我軍望橋興嘆,大有天塹難飛之恨。

在當時最危急的時刻,有一位北伐名將的出現,為汀泗橋戰役留下了最有華彩的一筆,他就是獨立團團長葉挺。

當時,葉挺在當地農民的帶領下,從古塘角繞道向敵人的後背發起進攻,一舉攻克汀泗橋。

北伐汀泗橋之戰,奠定了北伐戰爭勝利的基礎,而汀泗橋也隨著這一戰名揚中外。

“小橋通巷水依依,落日閒呤到市西,柔櫓一聲舟自遠,家家載得醉人歸”,鹹寧人民愛橋、詠橋,橋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千百年來,這一座座橋總是堅韌的弓起身子,深情的接待著天南海北的匆匆行人;它們默默地陪著這塊土地走過了時代的風風雨雨,見證人間的悲歡離合。

建築家說:橋是凝固的歷史,它記錄了民族精神。

鹹寧的橋有韻,有味,橋是鹹寧的性格,橋是鹹寧的文化現象和魅力所在。生活在橋鄉,鹹寧人民的性格也深深烙上了橋的印記。

(同期12:劉明恆)

對於劉明恆本人來說,橋的精神已深入他的人生,在他的創作中,有過高峰、也有過低潮,在很多的日子裡,家鄉的那一座座橋總是鼓勵著他。

(同期13:劉明恆)

一座座橋促進了生產發展,為人民生活帶來了方便和歡樂。

作為一種跨越障礙的通道,千百年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深深知道橋對他們生活的重要性。今天,鹹寧人民繼承古人愛橋、建橋的傳統,他們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上又加上了高新科技,建造了一座座雄偉壯觀的現代化橋樑。他們逢山開路,逢水搭橋,在這塊旖旎的土地上譜寫了一曲曲路網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