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招投標監管經驗材料

三、實施契約履約全過程監管

建築市場多年來的發展實踐表明,招標投標過程是契約談判與契約訂立的過程,契約履約既是招標投標的目的又是對招標投標成果的鞏固與檢驗,兩者之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為建立招標投標、契約訂立、契約備案、契約履約為一體的招標投標市場與施工現場全方位、全過程的閉合監管體系,市招標辦按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總體工作部署,從維護整個建築市場秩序的高度出發,突破狹義上僅局限在招標投標活動本身的監管,將監管範圍廣義地延伸到中標後續契約執行履約階段。調整職能,增設了施工契約管理部門,為契約履約監管提供機構人員保證;在《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契約管理辦法》的框架下,制定了《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施 工總承包契約示範文本》、《市施工契約動態管理辦法》,為契約履約監管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國率先開發建設了施工契約管理信息系統,對施工許可範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契約履約信息及時進行採集、整理、統計、分析,對契約履約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實現了“招標投標一站式辦公平台、計算機輔助評標平台、契約履約監管平台”的無縫銜接;建立與施工現場監管機構、工程造價、資質和資格等管理機構的聯動機制,對簽訂陰陽契約、轉包、違法分包、任意更換項目經理等違規行為,依法進行處理。目前,市施工契約管理工作,堅持“把住源頭,管住過程,形成合力,標本兼治”的原則,正在逐步推動以項目管理為“根”,以總承包契約為“乾”,專業契約、分包契約為“枝”的契約樹體系建設,以實現施工契約管理工作系統化、立體化,提高整個建築市場管理水平。

四、構建立體聯動的招投標監督體系

為提高招標投標活動的透明度,促進招標投標活動依法有序進行,市招標辦不斷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將招標公告、資格預審檔案、招標檔案、評標結果、中標人等事項在建設工程信息網上予以公示,實現社會監督與行政監督的有機結合;通過“一站式”辦公平台在制度上規範監管行為;建立了特邀監督員制度,從人大、政協、社會聘請有關工程建設方面的專家擔任招標投標特邀監督員,特邀監督員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對政府投資工程和重點工程的招標投標活動進行監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招標辦提出建議;實施了社會公眾旁聽制度,旁聽人可以全程旁聽工程開標過程,較好地發揮了公眾監督作用,提高了公眾對招標投標工作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建立了招標投標監管機構廉政風險防範機制,針對所有招標投標監管人員和崗位均制定了廉政風險點,簽訂了廉政責任書,根據風險點制定了防範措施,充分發揮pdca廉政風險防範管理機制,將風險及時化解,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資料庫,公開企業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構建以信用評價為核心的招標投標體系,將企業信用檔案與企業投標ic卡有效銜接,發揮信用信息在資格審查、中標人推薦和確定等活動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