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法律進鄉村建設新農村經驗交流材料

中渡鎮位於鹿寨縣西北部,面積374平方公里,共轄有一個社區、14個村民委、176個自然屯,總人口46萬人,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95%以上。農村生產呈多元化模式,有水稻、玉米、甘蔗、西紅柿及種桑養蠶等產業結構。前幾年,因“三農”問題引發了許多矛盾,群體性上訪事件在全縣各鄉(鎮)名列第一,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阻礙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為了切實解決好農村存在的突出問題,我鎮以“五五”普法為契機,以“法律六進”為動力,大力實施“法律進鄉村”活動。一年多來,農民的法律素質有所提高,群體上訪事件有效下降,由原來的上訪第一鎮轉變到現在的無上訪鎮。農民安居樂業,精神文明建設大為改觀。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統籌規劃、整體設計,做到“四個明確”

一是指導思想明確。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自治區和柳州市“五五”普法規劃,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核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是活動主題明確。我們開展普法工作的目的是通過開展廣泛深入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促使我鎮廣大農民,尤其是基層幹部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得到明顯增強,基層政權建設得到明顯發展,依法辦事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各類民眾性訪事件和治安案件得到明顯下降。

三是工作機制明確。由司法所與相關部門結合,建立由黨委政府領導、司法所牽頭、其他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協調運作機制。

四是工作職責明確。司法所負責對“法律進鄉村”工作進行統一計畫部署、統一協調管理和統一督促檢查。其他相關部門發揮指導、支持、幫助的作用。

二、結合實際、適應需要,強調“四性”

一是強調普法內容的針對性。我們以宣傳憲法賦予廣大農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以及中央和自治區關於“三農”問題的基本方針、政策為主線,結合刑事、治安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圍繞與廣大農民生產、經濟活動密切相關的土地承包、轉讓、買賣、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開展宣傳,把這些宣傳內容分類編印成資料送到鄉村。XX年以來,我鎮共向民眾發放宣傳資料30000多份;上法制課100多個課時,受教育人達2萬多人次;調解糾紛150多起,比上年減少一半以上,刑事和治安案件比XX年下降15%。一年多來,沒有民眾到縣級以上政府部門上訪,社會和諧穩定,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二是強調普法宣傳的民眾性。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必須要調動民眾的積極性,才能形成學法用法的熱潮。我鎮專門開展以縣、鎮文藝團體為主體深入鄉村進行法制文藝演出活動,充分發揮民間山歌隊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由司法所將身邊發生的案例編成山歌下發到農村,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如關於土地管理法規方面內容的有“地權所有要認識,屬於國家和集體。承包只有經營權,莫把一切歸自己。”等30多首以事喻法、以案釋法、以藝示法的普法山歌,深受農村民眾的歡迎。一年多來,縣、鄉(鎮)文藝團體演出法制文藝節目20多場,大力推進了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三是強調活動開展的實效性。我們落實載體,把“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和“法律進鄉村”工作結合起來。首先,在鎮裡設立法制輔導站,同時成立以司法助理員為組長的駐村工作組。其次,在全鎮15個村民委(社區)建立村級法律服務站,16所中國小成立青少年法律服務站,形成了以站為中心,以工作組為軸線,以村為落腳點的放射狀普法網路格局,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村級法制宣傳欄、法制學校、法製圖書櫃等基礎設施。再次,強化法制宣傳教育隊伍建設,在鎮級輔導站,以司法所人員和司法助理員以及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員組成普法教員,負責輔導下級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在村級以“兩委幹部”、人民調解員為普法聯絡員、宣傳員具體組織實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這兩級隊伍的建設為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取得實效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是強調普法主體的服務性。我們堅持普法專業隊伍“為基層農村服務,為農民民眾服務”的原則,努力整合法律服務、法律援助、人民調解隊伍資源,通過開展大量的服務性工作,使“法律進鄉村”活動為農民民眾所認可、所接受並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