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國小班主任工作經驗談

從我站在講台的第一天起到現在,我一直耕耘在農村國小教育的田園裡。在我9年的教學生涯中,也擔任了9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是一項艱巨而繁重的工作。特別是做一位農村國小的班主任。

要管理好一個農村國小的班級,班主任工作是關鍵。農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村國小教學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搞好農村國小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繫班級與科任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樑。要管理好農村國小的班級,必須得分析農村國小班級的現狀,根據實際採取相關措施,農村國小教育教學才能與時俱進,走上正規化、系統化的道路。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認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得失。在這裡我談談自己任班主任以來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 農村國小班級的現狀:現在農村國小的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能完成學習上的任務,但是少部分學生如果不搞好管理,將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這些學生的表現:農村國小條件差,隨著學生人數的減少,使得一些教學點撤消與合併,學生集中到相對路遠的完小。而現在的農村國小生嬌慣脆弱,受不得點滴委屈,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帶,由於嬌慣,養成了一些壞習氣,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鬆散。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從各方面,用多種方法儘早了解學生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把特殊兒童引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因此,作為班主任,僅僅抓好學習成績做嚴師、抓好生活做慈母是不夠的。

二、結合實情,創建有個人風格的班級工作體系: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選擇地吸收他人的成功和經驗,從學校的班級實際出發,努力創建一個有自己特色的班級管理體系,雖然嘗盡了“酸、甜、苦、辣。”但我深深地體會到選擇教師這一職業,也就意味著選擇吃苦耐勞,選擇了無私奉獻,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不斷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慮心求教,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因此,我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各項學習,認真鑽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這其中也不乏有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知識。

三、對每個孩子都要有愛心,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農村國小孩子的習慣的養成一般都是在學校班集體的大家庭中。“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應當了解班風、學風、學生的個性特徵,給孩子同等的愛,這是班主任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現在農村的學校,由於條件所制,學生情況千變萬化,這就要求班主任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學生的生活,與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訴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溝通了,那么教育學生改掉壞習慣、壞行為也就容易多了。在班上,我按照《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對學生進行量化。

四、建立班級競爭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班上應掀起激烈競爭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集體活動的表現、班級榮譽的爭取等多方面激發從整體到個人的競爭意識。在班內實行“一幫一,一盯一”,人人都有一個競爭對手,每個學生自找一個水平相當的對手,比學習、比清潔、比體育、比紀律等,通過競爭,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充分以發揮了學生主體的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