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經驗-精心打造“三公”平台 努力服務自學考試

2、抓焦點,三箭齊發

焦點之一:考前籌備工作。每次自學考試,學校總要提前10來天,召開該次自考專題會議,確定自學考試各類“崗位”人員。首選是監考教師,無論每次考試的考場多少,學校都是慎重其事,反覆比較篩選,傾其所有,敲定試場人選,確定甲乙搭配,兼顧以老帶新,以骨幹帶一般;次選是考務人員、樓層督察、安全保衛、後勤保障人員,從宣傳標語、橫幅、考務細則的書寫、張貼、懸掛人選到廣播、司鈴、茶水服務人員的確定,事無巨細,逐一核定,然後上報給自考辦。

焦點之二:組織施考工作。每次考試的前一天都要認真整理考點環境,認真布置試場,認真召開施考會議,認真學“考點手冊”、“監考守則”等文本,認真聽取考點縣、局、自考辦領導對該次考試的工作要求,認真做筆記,認真簽訂“責任狀”;每場考試,規定提前一個鐘頭進考點辦公室,進行試場抽籤、熟悉考生照片、溫習監考業務、領取當場試卷、聽取環節強調,然後按時進入考場,嚴格檢查考生夾帶等違考物品;廣播系統同步反覆播誦“考場規則”、“考生守則”等規定;進入考試時段後,兩位監考各司其職,嚴格核對考生證、照、號,隨後一前一後,注視全場,忠於職守;督察配合巡視來回走動,尋找違紀隱患,捕捉作弊苗頭,儘量將作弊違紀現象控制在最低程度,反覆提醒監考要以“鄂州事件”為戒,以要不要“飯碗”為度,力求嚴格公正監考、維護公平競爭、接受公開監督,不講人情面子,不留作弊隱患,要求次次如此,科科如此,場場如此,人人如此。

焦點之三:考後小結工作。每場考完,考務辦公室根據督察考評情況,寫成書面小結,並在下場監考前通報,及時糾錯防偏,揚長避短。

3、抓難點,四設關卡。

即“卡、查、察、罰”。把四大環節牢牢抓在手上,一是“死卡”、二是“嚴查”、三是“細察”、四是“硬罰”。

入場——死卡。先過武警戰士和公安幹警進門關,憑身份證、准考證進門,再過監考教師入場關,凡禁帶物品一律拒之場外,如書籍、手機等。

場內——嚴查。監考依照考室規則,核對“身份”真假,查對填塗內容有無。

場外——細察。由樓層督察人員(即監考教師評定者)來回在場外巡察,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監考。還有縣紀委和局紀檢人員不定時巡查,有時頻率達兩分鐘一個來回

考後——硬罰。對考生舞弊情況逐科逐場曝光,頂替的“轟走”,夾帶的“沒收”,該取消當科成績的、該通報到考生單位處罰的、一併曝光,決不心慈手軟、姑息遷就。

把效果定位在接受國家自考的公開上

自考嚴不嚴,監考是關鍵,監考好不好,關鍵在領導,領導行不行,效果是證明。自~年接受英山自考考點以來,學校一共舉行了5次自考,其中~年上半年的及格率僅為24%,全市最低,其餘幾次也都控制在30%左右,效果如何,這

就是最好的證明。據統計,兩年多來,共曝光30多人次,請出代考十幾人次,取消考試成績30多人次.

實踐證明,近三年來,長沖中學這一考點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組織規範、嚴密,服務,到位考紀考風良好,環節上無失誤和差錯,考紀考風上無重大問題和集體作弊現象,維護了國家的自考尊嚴和考生的自考利益,社會反響良好,為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作出了考點應有的貢獻,是可以信賴的,是值得肯定的。

~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