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強化”拓展民調工作新亮點

區或一些重大疑難糾紛因不能及時到現場調處而導致矛盾升級的情況,這又給我們的調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更及時有效地為民眾解決糾紛,我們結合巴州區山區的特點,參照巡迴法庭的操作模式,創立了“巡迴調解庭”的調解模式。首先設計了巡迴調解庭的徽記,徽記上綠葉襯托著一雙互握著的手,表示雙方不計前嫌,拋棄矛盾,達到和解。調解人員只要帶著巡迴調解庭的徽記就能深入農家院戶主持調解了。其次是編制了巡迴調解的操作程式。在簡單糾紛的調處上簡化了一些程式,但對於達成調解協定還是要按照既定程式進行。第三是規定了巡迴調解庭的受案範圍,主要包括涉及村與村之間、村與民眾之間、村與企業之間以及一些重大、疑難糾紛而需到現場調解的糾紛等。第四是制定了巡迴調解庭的工作制度,它規定了巡迴調解庭的組成、糾紛調處原則等,著重體現在對糾紛的預防和定期排查、信息反饋等制度上。巡迴調解庭的設立極大地方便了民眾,同時又能起到即時教育的作用。去年12月在青木鎮“巡迴調解庭”調處石馬村一、二、三組的用電糾紛時,市、縣(區)現場辦公的領導對此作法高度讚揚,同時四川司法也給予了登載。迄今為止,全區76個鄉鎮已全部建立了“巡迴調解庭”,半年來,通過巡迴調解庭調解糾紛1435件,其中半數以上當場兌現,這既為民眾節約了時間和費用,又及時化解了基層的難題和維護了社會穩定,深受民眾歡迎,提起“巡迴調解庭”,大家都說:這才真正是我們老百姓的“便民法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