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宣教於服務,促進協會工作全方位發展

四是注重信用建設。企業信用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是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條件。正如xx同志指出:“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對這一點,我省汕頭地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汕頭以前是我省經濟發展較快的地方,後來受信用缺失的影響,人們只要是發現商標上有汕頭地名的產品就不接受,擔心是假冒偽劣產品,飽嘗了信用缺失所帶來的苦果。所幸的是,在教訓面前,汕頭亮出了“信用汕頭”的承諾,漸漸地從信用的陰影中走出來。我們從汕頭的教訓中認識到信用是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和重要內容,職業道德建設必須與建立企業信用緊密結合。結合廣東的實際,把如何確立企業社會信用,列為當前個體私營經濟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難點,並採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向全省個體私營企業發出了“誠實立身、信譽興業”的倡議,要求全省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要牢牢樹立“信用至上”、“質量第一”的觀念,在全社會營造一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第二,引導企業重視創名牌,打好信用基礎,實施名牌戰略和“走出去”的經營戰略路線,並通過成立行業協會,建立產品檢測中心,完善產品生產標準,制定行業規範,實施行業自律,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如雲浮的石材行業,前些年眾石材企業嚴重存在產品銷售區域窄、產品質量差、不良競爭激烈等現象,後來雲浮市個協、私協牽頭成立了雲浮石材協會,通過行業自律、外地取經等方法,逐漸發展成全國四大石材基地之一。第三,組織廣大會員開展“戶戶講道德、店店無假貨”、“文明經營戶”、“光彩之星”等爭先創優活動,自覺同有悖於社會主義道德,有損於社會信用的現象作堅決鬥爭,確立和培育信用的市場定位,提高企業維護信用的自覺性,使教育內容更具體、更深入、更豐富。

五是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個體私營企業是沐浴著黨的改革春風成長起來的,不忘國家、回報社會、扶弱濟貧不僅是每一個企業老闆都應具備的高尚道德,而且也是他們在社會上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表現。所以,必須將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與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強調,一個企業興旺發達,一個老闆事業有成之後,一定要注意職業道德建設,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再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上。多年來,我省各級協會在這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開

展諸如“愛心助學”、“春風送溫暖”、“健康直通車”、“新世紀、新光彩、新形象、新貢獻”、“百村萬戶安居工程”、“南粵群英獻愛心”、“光彩水窖”等主題活動,其中今年的“南粵群英獻愛心”目前還在進行中,但已經募集到實繳捐款1810多萬元,加上認捐數超過XX萬元。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全省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為扶貧濟困、救災助殘、修路辦學等捐款近7億元。如韶關市東明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東明,共拿出500多萬元資金和實物支持公益事業,共吸納了1000多名下崗職工和社會待業人員,至今還負擔著20多名特困家庭學生從國小到中學畢業的學費。廣州金象電焊機生產有限公司總經理謝仲余從98年開始就每月拿出近萬元承擔廣州10多名孤寡老人的贍養義務。廣東裕華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為慰問駐港部隊、復員軍人、教師、殘疾老人等捐贈了價值數十萬元的禮品。1996年5月集團公司董事長劉觀送得知陝北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慢人民生活貧困,有的地方因無錢買種子、化肥而無法播種的情況下,在與當地縣、鄉領導座談,走訪農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並設立了“裕華—子洲扶貧基金”,10多年來,共為“希望工程”、“光彩事業”、扶貧救災等社會福利事業捐資600多萬元。肇慶珍寶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雄,多年來累積向社會捐獻錢物近800多萬元,涉及教育、體育、抗洪搶險、助殘等方方面面。

以上是我會在宣傳教育工作中的做法和經驗,與各兄弟單位互相交流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