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區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建工作己成為新時期增強城市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加強城市社區建設和管理,促進社區三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市社區黨建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夯實基儲創新載體、完善機制、整合資源、服務民眾、隊伍建設、典型示範等方面狠下功夫,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條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拓寬思路,創新組織設定,夯實社區黨建基礎

XX年以來,根據全國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精神和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市積極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在試點的基礎上,從加強社區建設和黨的工作的需要出發,積極構建街道黨工委領導下的、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體系,構築黨在城市執政的組織基矗

一是創新組織設定。將原有的25個街道黨委改建為22個黨工委,明確了其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職責和任務。將四區310個居(家)委會調整為128個社區,在三縣建制鎮新組建了37個社區。截止目前,全市165個社區全部組建了黨組織。其中黨委2個,黨總支23個,黨支部140個。社區黨組織設定的調整最佳化,擴大了黨的工作的覆蓋面,增強了黨的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建立協調機制。為強化街道(鎮)、社區黨組織在地區性、社會性、民眾性工作中的組織協調能力,普遍成立了由區(縣)委、街道(鎮)和社區黨組織牽頭的三級社區黨建聯席會、研究會、協調會等,分別制定了相應的《章程》、《規則》,明確了聯席會、研究會、協調會的職責、任務等,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標、共同利益為紐帶,協調駐區單位,整合社區資源,以黨建帶共建,以共建促發展。

三是加大經費投入。在省委組織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藉助“星光計畫”項目建設,改善了社區黨組織的軟硬體環境。目前,全市165個社區已配備電腦292台,電教設備147套;已有149個社區有了黨員活動室。

二、創新載體,不斷完善標準,大力開展創建活動

XX年,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創建“六個好”街道黨工委、“五個好”社區黨組織活動的意見》,全面開展了街道、社區黨建創建活動。此項工作的開展,不僅充分發揮了黨的建設在鞏固基層政權、保持社會穩定、開展民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大大拓寬了城市黨建工作的領域,為創造富有生機的城市黨建工作新體系積累了經驗,形成了“在實踐中前進,在推進中加強”的工作格局。截止去年底,全市已有16個街道黨工委達到了“六個好”,53個社區黨組織達到“五個好”的創建標準。為不斷總結推廣創建活動經驗,去年下半年組織召開了全市社區黨建工作現場觀摩暨經驗交流會,通過展示觀摩社區黨建工作先進典型,總結交流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成功經驗,分析查找問題,研究部署改進措施,推動了全市社區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在總結前幾年創建工作的基礎上,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根據黨的xx屆四中全會和前不久召開的全國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精神,我們對街道社區黨組織創建標準和考核辦法又進行了修訂完善,統一為“五個好”,即:“領導班子好、黨員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和民眾反映好”。並已著手組織實施新一輪創建活動。

三、拓展外延,整合社區資源,構築共建工作格局

為有效地依託社區資源優勢,形成黨建合力,共同探索一條“資源共享、相互聯動、共同發展”的社區黨建工作新路子,~年我市制定下發了《關於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意見(試行)》,通過完善協調機制,有效整合社區資源,不斷增強社區的整體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