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學技術局工作總結

按照市委、市政府“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工作部署,圍繞試驗區建設和災後重建,牽頭做好西部科技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高科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1—11月,全市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15858件、9550件,同比增長19.7%和49.1%,分別居副省級城市第3、第2位;預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89億元,增加值達520億元,同比增長25.25%;我市成為全國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城市,成功加入 “世界科技城市協會(wta)”,獲批建設中國()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圓滿完成全年工作目標。

(一)推進七項重點工作,西部科技中心建設進展順利

1.重點工作加快實施。圍繞建設西部科技中心,制定和實施《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推進方案(XX—XX)》等七項重點工作方案和推進措施。加強對接國家、省科技計畫和擴大內需項目,獲科技部科技立項114項、省科技立項159項,經費支持1.05億元;實施285項市級科技項目,開發了65個重點新產品,建成了微波集成等5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信息安全等5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成20個平台服務工作站,1108台(套)大型科學儀器設備、2400餘萬篇科技文獻和120餘個資料庫入網對企業免費開放使用;網上技術市場建成運行,四川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成為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舉辦了生物醫藥成果對接會;新增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地奧等4家企業分別成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33家市創投機構、科技型企業獲省創業投資補助金856萬元。網安等5家企業獲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330萬元,科技創新保險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已補貼企業科技保險58萬元,獲保額15.5億元。

2.重點科技創新項目順利推進。篩選確定了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台、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等30個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各項目按計畫有序推進。

(二)強化規劃引導,突出企業主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不斷深化

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划進一步深化。著眼建成國內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編制了《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方案》,明確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及區域定位,確定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點培育企業。

2.重點產業化項目加快推進。篩選確定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終端及系統產業化、超微型基站等47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實時跟蹤和督促檢查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推進情況,及時協調解決推進中的問題,各項目按計畫加快推進。

3.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編制實施《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規劃》和《生物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方案》,加強了川產道地藥材研究與開發等8個重點項目建設,生物醫藥公共技術平台加快建設,總投資達7.39億元的康弘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正式啟動。

4.企業科技服務工作效果顯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工作深入開展,494家企業已被省上擬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並公示;會同市發改委、市經委、市財政局認定52個市自主創新產品,推動政府採購支持自主創新。

(三)深化科技富民推進行動,科技示範帶動作用增強

1.農業科技重大專項深入推進。以現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開發為重點,共引選育、試驗、示範新品種116個,開發配套技術46項,引導建立了區域農業特色產業科技示範基地65個;扶持57家涉農龍頭企業發展,開發農產品加工新技術、新工藝10項、新產品25個。

2.科技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在12個區(市)縣實施“萬畝糧食規模化生產綜合科技示範工程”,建立12個糧食標準化生產科技示範基地;實施“龍泉山脈優質特色伏季水果科技示範帶建設”項目,在龍泉等4個區縣建立新品種展示園、優質高產核心和示範區。

3.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依託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服務平台深入開展與農業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深化星火技術培訓,共培訓農村實用技術5萬餘人次。全市已建立專家大院33個,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科技特派員團隊19個,擁有科技特派員624人,建立並完善農業技術協會171個,科技專業合作組織223個,信息化基地123個。

4.民生科技工作深入實施。城鄉社區常見多發慢性病防治、建築節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等民生科技專項深入實施,改善民生技術研究與推廣套用取得初步成效,金牛區被認定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

(四)開展科技賑災,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成效顯著

1.科技賑災及時有序有力。緊急推薦啟用世界先進的 “sahana災難信息管理系統”,組織人員和挖掘機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