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二)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發展農村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平等就學、完成學業,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重點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並逐步實行免費。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路,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大力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增強高校為農輸送人才和服務能力,辦好涉農學科專業,鼓勵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工作,對到農村履行服務期的畢業生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在研究生招錄和教師選聘時優先。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健全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素質。健全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繼續選派城市教師下鄉支教。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加強遠程教育,及時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農村。

(三)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關係廣大農民幸福安康,必須儘快惠及全體農民。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籌資標準和財政補助水平,堅持大病住院保障為主、兼顧門診醫療保障。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堅持政府主導,整合城鄉衛生資源,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重點辦好縣級醫院並在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衛生院,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定向免費培養培訓農村衛生人才,妥善解決鄉村醫生補貼,完善城市醫師支援農村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衛生服務和免費免疫範圍,加大地方病、傳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加強農村藥品配送和監管。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服務。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視健康教育。加強農村婦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堅持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推進優生優育,穩定農村低生育水平,完善和落實計畫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四)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貫徹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原則,加快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要求,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創造條件探索城鄉養老保險制度有效銜接辦法。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做到先保後征,使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長期有保障。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做到應保盡保,不斷提高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確保供養水平達到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農村受災民眾救助制度。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伍軍人等優撫政策。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農村老齡服務。加強農村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促進農村殘疾人事業發展。

(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把農村建設成為廣大農民的美好家園,必須切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科學制定鄉鎮村莊建設規劃。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五年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確保“xx”期末基本實現鄉鎮通油(水泥)路,進而普遍實現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鄉公交資源相互銜接、方便快捷的客運網路。推進農村能源建設,擴大電網供電人口覆蓋率,推廣沼氣、秸稈利用、小水電、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形成清潔、經濟的農村能源體系。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改水、改廚、改廁、改圈,開展垃圾集中處理,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推進廣電網、電信網、網際網路“三網融合”,積極發揮信息化為農服務作用。發展農村郵政服務。健全農村公共設施維護機制,提高綜合利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