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的決定

中共重慶市委

關於貫徹落實xx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的決定

(xx年12月20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

黨的xx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綱領性檔案。直轄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宣傳文化工作,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會專題研究文化建設,全市上下形成了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局面。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未來,也是抓民生、抓發展的內生動力。站在新的起點,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加快把重慶建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高地、長江上游地區的文化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文化強市。

1.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畫,深入開展“建學習型黨組織、做學習型黨員”活動,改進創新黨委(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加強市委講師團建設和管理,經常開展理論宣講和形勢政策教育,引導廣大幹部民眾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切實加強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創新推進面向廣大民眾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們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推動重慶科學發展和“為民服務、共同富裕”的實踐之中。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進一步傳承紅岩精神和三峽移民精神,培育重慶精神,增強幹事創業動力。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開展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加強民主法治、反腐倡廉和國防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創新社會管理,讓重慶成為團結和諧的大家庭。

2.以“唱讀講傳”為載體發展先進文化。進一步深化創新“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主流文化。建立“唱讀講傳”長效機制,內容提供更加突出廣泛性,形式表現更加突出生動性,民眾參與更加突出自主性,活動開展更加突出層次性,深入推進“唱讀講傳”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軍營,引導民眾廣泛自發參加。做到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優中選優,遴選古今中外文化精華,建立“唱讀講傳”內容庫,編輯出版一批精品暢銷圖書,擴大《讀點經典》發行量,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扶持發展民眾喜聞樂見的合唱團、管樂隊,設立經典講堂和箴言傳播中心,培育一批“唱讀講傳”活動示範點,不斷豐富重大節慶和傳統節日活動內容。

3.努力推出在全國有影響的社科理論成果和文藝精品力作。發揮高等院校、黨校、社科研究機構重要作用,加強優勢學科、研究基地建設,深入研究並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論成果,策劃舉辦一系列全國性專題研討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生產導向,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推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影視劇、舞台劇目、大型文學作品。大力繁榮美術、雜技、書法、舞蹈、曲藝、音樂、攝影、民間藝術、數字動漫等文藝門類。辦好《紅岩》等文學期刊,加強文藝評論。把藝術水準、社會影響、市場認可統一起來,完善文學藝術作品評價機制和評獎辦法。完善文化市場管理,加大抵制“庸俗、低俗、媚俗”、“掃黃打非”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

4.全面提高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和管理水平。以重慶日報、重慶衛視、華龍網為龍頭,整合都市類媒體,辦好新興媒體,推動媒體轉型升級,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努力把重慶日報辦成西部影響力最大、全國一流的省級黨報;辦好《當代黨員》、《黨員文摘》,提高《改革》、《探索》、《電腦報》和高校學報等期刊的影響力。努力把重慶衛視辦成在全國富有影響的公益精品衛視,培育一批品牌欄目;提高重慶電視台地面頻道和廣播頻率的品位;加快網路電視台建設,推進電信網、廣電網、網際網路三網融合。加強綜合性網站、各類專業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建設,努力把華龍網辦成“西部第一、全國前三”的省級新聞入口網站。做強重慶出版社。加強新聞傳播秩序規範管理,加強網路監管和行業自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報導、重大輿情有效引導機制,提高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努力把重慶建成新聞輿論引導示範區。

5.用先進文化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切實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最佳化中國小德育課程,促進德智體美有機融合,深入開展未成年人“五心四好”主題教育實踐和文明禮儀教育。在大學生中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改革開放教育,紮實推進“六個一”社會實踐活動,加強高校時事政策報告團建設,辦好“紅岩網校”等校園網站。進一步加強學校圖書館(室)、塑膠體育場和學生活動中心建設,建成一批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和中國小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進一步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6.加快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打造城鎮“15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半小時文化圈”,堅持建設、管理和使用並重,促進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優質化,切實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新建一批大型文化設施、區縣博物館、區縣公益性影劇院和便民書報亭。實現街道文化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全覆蓋。提高鄉鎮綜合文化站、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城鄉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網路等惠民工程的服務功能,大力推進文化中心戶建設,健全農家書屋圖書更新機制。創造條件積極培育區縣演藝團體,加強公園文化、廣場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機關文化、軍營文化建設,引導民眾在文化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持續開展送戲、送電影、送圖書、送故事、送展覽、送春聯“六送”下基層活動。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加大對農村地區文化幫扶力度。

7.積極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傳承體系。深入挖掘保護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三峽移民文化、渝東南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三峽文物和渝東南少數民族文化生態的保護利用。大力實施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有效保護一批抗戰歷史建築本體和重要抗戰遺址,建設一批抗戰歷史風貌片區。推動涪陵白鶴梁水下題刻、合川釣魚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發展紅岩聯線,加強統戰文化建設,把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建成國家一級館。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傳統教育普及活動,管好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合理布局一批有文化內涵的城市雕塑和戶外公益廣告。

8.著力建設西部地區文化產業重要增長極。牢牢把握正確方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在著力培育大中型骨幹文化企業的同時,扶持發展一大批微型文化企業。努力把兩江新區建成新興文化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和示範區,加快推進兩江國際影視城、新聞傳媒產業中心、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等一批產業項目。鼓勵和支持各區縣規劃建設文化創業創意園區。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大力扶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壯大。投資興建更多適合民眾需求的文化消費場所,推動電影院線、演出院線、發行院線向基層延伸,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擴大文化開放,辦好中華紅歌會、中國西部動漫節、重慶文化藝術節、世界“漢語橋”等重大節會。深化與中央部委合作,共建國家級文化工程項目,建立與兄弟省市和國際友好城市的合作機制。

9.為建設文化強市提供有力保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掌握文化改革發展領導權,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評價體系。選好配強文化領域各級領導班子,實施素質提升工程,使各級領導幹部成為推進文化建設的行家裡手。完善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成由文化專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基層文化志願者為主體的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五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培育在全國有影響的名家大師和市內領軍人物。結合文化單位特點加強和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在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中創先爭優。廣大宣傳文化工作者要奉行“舉旗、為民、敬業、創新”的價值取向,弘揚科學精神和職業道德,努力追求德藝雙馨。認真落實中央有關文化經濟政策,擴大有關文化基金和專項資金規模,保證一定數量的轉移支付資金用於鄉鎮和村文化建設,積極探索對困難民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的辦法,擴大文化產業融資擔保公司和宣傳文化基金會的資本金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