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經貿合作交流會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台商朋友:

藉此舉辦~’農業經貿合作交流會之際,我謹代表**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兩地農業交流合作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合作領域涉及花卉、水果、蔬菜、種苗、畜牧、水產等行業。目前,登記在冊的台資農業企業有64家,契約利用台資5137萬美元,實際利用台資5605萬美元,湧現出一批行業領先的大中型農業企業。但與國內一些先進城市相比,與台資工商企業相比,台資農業企業在數量和投資規模上還有較大差距。不少台商朋友對農業的情況還了解不多。下面,我就農業的基本情況和投資環境作一個簡要的介紹,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認識農業,增進相互間的友誼和合作。

一、投資農業的一塊理想寶地

**地處**省東南部,是**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是華南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通訊樞紐;同時,**又是一座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現轄10個區和2個縣級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1015萬人。

地理、氣候條件優越。地處南亞熱帶地區,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1.7℃,相對濕度77%,年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日照時數1570-1960小時之間,無霜期340天以上,適宜各種亞熱帶農林牧漁業生產。南部臨海,為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宜種植蔬菜、糧食等作物;中部是丘陵盆地,適宜種植花卉、水果等高價值經濟作物;北部為低中山地,以林果種植為主,是名揚四海的“掛綠”荔枝原產地。

農業發展空間廣闊,農業勞動力資源充足。全市現有耕地面積202.5萬畝,其中水、旱田174萬畝,旱地28.5萬畝,已有66萬畝農田完成了標準化整治;同時還有水面養殖總面積58.5萬畝,魚塘31.5萬畝。全市農村人口210萬人,農林牧漁從業人員74.8萬人。

農業科研、市嘗信息和質量監測社會化服務體系比較完備。28所高等院校和眾多科研機構,是農業科研強有力的依託;全市各級農科研究推廣機構547個,村級農業技術專業協會255個;各級農業科研、推广部門配備各類農科人員達3000多人;主要農產品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0%,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70%,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2%,機械化綜合水平達68%。全市形成了以四大批發市場為核心,產地批發市嘗農貿市場和超市協調發展的農產品流通體系,交易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批發市場有70多個,年交易額超過200億元。由農業信息網、農業電子商務網和廣州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構成的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覆蓋了80%以上的鎮和40%的龍頭企業、批發市嘗行業協會,架起了一條“農業信息高速公路”。擁有國家計量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的市級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部分區、縣級市,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生產基地相繼建立了農產品質量檢測室。

二、農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農業以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中介組織為重要途徑,大力推進現代化都市型農業邁上新台階。~年全市共完成農業總產值201.44億元,增長5.1%;農民人均年純收入6625元,增長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