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法國、德國司法考察報告

赴法國、德國司法考察報告

2006年1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以紀檢組長袁春桔為團長一行8人組成司法考察團,對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進行了為期12天的考察訪問。考察團先後拜訪了法國法務部、德國科布倫茨州法院檢察院等單位,通過與其法官、檢察官、行政官員進行座談、參觀等活動形式,對法、德兩國的司法制度進行了學術考察,對其檢察制度,特別是檢察機關的體系設定、基本職能、檢察官的選拔任免以及司法保障制度等進行了比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本次考察訪問活動,增進了我院與法、德兩國相關機構及檢察系統的聯繫與交流,使我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啟發了思維,促使我們在比較中認清了本國和他國司法制度、檢察制度之長短,可謂是收穫頗豐。現就考察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法、德兩國檢察制度的主要特點 

檢察機關是法國和德國司法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法律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兩國檢察院均附設在法院系統內,按照法院的級別分為若干等級。如法國有最高法院檢察院、抗訴法院檢察院、初級法院檢察院等。德國有聯邦法院檢察院、州法院檢察院、地方法院檢察院等。檢察院的管轄範圍取決於其所配合工作的法院的管轄範圍。兩國檢察制度的主要特點是: 

(一)檢察機關的職權範圍較廣,且呈進一步擴展趨勢。 

法國檢察機關的職權較多,主要有:1、對刑事案件進行偵查、起訴,並且有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權力。檢察官指揮司法警察進行初步調查,並且決定是否移送預審法官進行偵查。法國實行職權主義的刑事訴訟,採取以公訴為主,自訴例外的訴訟原則,除少數輕微刑事案件允許被害人提起自訴外,其餘的均由檢察機關以國家的名義提起公訴。2、出庭公訴,監督審判活動。在審判過程中,檢察官可以傳喚證人,調取證據,有權直接對被告人、證人提出任何問題;有權對證人證言失實和適用法律不當的判決提出抗訴、申請複審或者對某些違背法律的判決宣布無效。法國檢察官還執行某些司法監督職能,如:有權審查初級法院的案件、參加解決各種法律問題的會議、對法官進行考核和監督,發現問題記入考勤簿,並向法務部長報告。3、監督判決的執行,並且可以直接要求警察協助,對無法執行的判決,可以要求停止執行。4、以國家利益代表的身份參與民事訴訟。對於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檢察官可以調閱其卷宗,可以書面形式向法院提出意見,也可以附屬當事人的身份參與民事訴訟。此外,檢察機關還對經紀人、公訴人、律師等職業人員以及戶籍管理等人員的活動予以法律監督。 

在與法國檢察官的座談中我們了解到,法國檢察官在司法活動中,特別是在刑事司法活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一介入全部司法程式的司法官員。隨著時代的發展,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進一步擴大,主要表現為檢察官決定不起訴的範圍擴大,擁有越來越多的刑罰權,在當事人承認有罪且所犯罪行可能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時,檢察官可與被告人協商對其的懲罰,但對可能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則不能協商;檢察官可以選擇讓被告人做公益勞動作為替代性刑罰,如被告人同意,檢察官提出書面意見,由法官決定,在司法檔案上予以記錄。法國的這一做法比英美國家的辯訴交易更進一步,其實質是一種新的審判方式和刑罰執行方式。此外,法國檢察機關的職能還從訴訟領域擴展到社會事務的其它方面,如城市安全問題,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經常吸收檢察官參加。檢察官除了辦案,還經常向有關方面提供法律諮詢,與有關部門簽訂預防犯罪、社會安全保衛等方面的協定。 

德國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方面的職權主要有:1、負責對刑事犯罪和違法行為進行偵查,有權指揮司法警察;2、決定是否提起公訴;3、在法庭審理階段,擔任國家公訴人,同時監督審判程式是否合法;4、在認為必要時提出抗訴;5、對刑罰的執行進行監督。因德國實行起訴法定主義,因此只有檢察院才有權提起訴訟。其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和政府利益,不僅有權提起公訴,參與訴訟全過程包括負責刑罰的執行,而且有責任保證刑事訴訟程式的正確性和合法性。在參與民事訴訟方面,德國聯邦最高檢察官作為聯邦公共利益的代表人,有權對婚姻無效、僱傭勞動、宣告失蹤人死亡等權利糾紛案件以及生產企業疏忽造成的重大環境污染案件、重大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等涉及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重大民事案件,提起訴訟、參加訴訟,並對不符合法律的判決提出抗訴。 

(二)檢察官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同時接受並服從其上級的領導。 

法、德兩國檢察機關雖然都附設在法院系統內,但檢察官和法官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系列。檢察官是法務部的代表,接受法務部長的指揮和領導。如法國法律規定,最高法院檢察院總檢察長處於獨立的法律地位,他不從屬於法務部長,他與最高法院院長同為國家最高司法官,是國家司法的總代表,其主要職責是對國家整體執法活動進行監督。檢察官承辦案件時享有獨立的公開指示權、表明個人態度權和拒絕停止追究指令權。 

在法、德兩國,下級檢察官必須服從上級檢察官的命令,全國各級檢察官必須服從總檢察長的命令,總檢察長必須服從法務部長。這一點使檢察官的身份更類似行政官員。但是,檢察官也有一定的獨立性,一般工作不用向上級請示匯報,除非案件十分疑難複雜,以至於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兩國檢察官與法官的最大區別在於,檢察長能指揮檢察官怎么做,而法院院長不能要求法官怎么判。兩國的法務部只負責司法政策的制定和司法人員的行政管理,一般不過問具體案件。與此同時,作為政府的代表,為了保證國家司法政策的執行,遇有重要情況和重大事項,檢察官都應及時向法務部長報告。此外,為了保證執法上的總體平衡,法務部長對個別特殊情況也作一些具體指示。如發現檢察官對罪該起訴而沒有起訴的,他可以指示檢察官起訴;但凡屬檢察官決定起訴的案件,他不能指示檢察官不起訴。 

兩國檢察機構上下級之間的關係是領導關係,上級可以向下級發布有約束力的指示,如接收案件或指定移送案件。在德國,由於實行聯邦制,所以州檢察機構不受聯邦檢察機構的直接領導,他們之間的關係體現為協調關係。法國國家抗訴法院檢察院作為基層法院檢察院的上級,也是在基層法院檢察院與中央司法機關之間起一種紐帶和橋樑作用,以保證國家司法政策的統一正確實施。 (三)檢察官領導司法警察進行偵查活動,並在刑事訴訟偵查階段監督司法警察的行為。 

無論是法國還是德國,檢察院和警察機關都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機構,但在違法犯罪案件的偵查中兩者配合得十分密切,實行“檢警一體化”的偵查模式,由檢察官控制並指揮警方的偵查活動。在法國,檢察官有權指揮所在法院轄區範圍內的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官的一切活動,諸如要求他們按照檢察官指定的方式、地點和期限檢查被追訴人的身份等等。檢察官享有法律授予司法警官的一切權力和特權。在刑事訴訟偵查階段,檢察官還有權監督司法警察和司法警官的行為。如果司法警察和司法警官在偵查過程中有不當或違法行為,除各級監督者進行的內部紀律檢查並給予紀律處分,如批評或短期停職外,總檢察長有權對其實施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檢察官可以對其提起公訴,追究刑事責任。 

在德國,檢察官被稱作“司法界的國王”,警察在偵查中扮演著檢察官助手的角色。檢察官有權要求警察對某起違法犯罪事件進行偵查,同時作為偵查工作的主體監督警察的偵查活動是否符合法治原則。檢察官對違法犯罪行為也可以直接進行偵查,對嫌疑人進行逮捕和搜查,對證人進行保護和傳喚,其在偵查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權力,並有權要求警察對其偵查活動進行配合。從德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與理論角度來看,德國檢察官雖然享有偵查權,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人員、專門的偵查設備和技術,除某些特別重大的案件以外,檢察官自己很少直接進行偵查,往往委託或授權警察進行大部分偵查工作。司法實踐中,公眾主要向警察報案,警察接受報案後,通常會立即通知檢察官該案件的存在,通知的形式可以是電話、電子郵件或者傳真的方式進行。如果不涉及有關強制措施的令狀申請問題,檢察官一般不會幹涉警察的調查活動。直至偵查結束,警察才將案件移送給檢察官,警察不具有終結偵查的權力。 

法國檢察官與德國檢察官在偵查中的許可權有所不同的是,當檢察官將案件偵查終結決定起訴時,必須將案件交付預審法官進行預審。預審法官制度是法國的司法傳統之一,預審法官只能在收到檢察官的起訴書或者民事原告人的申訴書後方得進行偵查。預審法官親臨犯罪現場時,檢察官和司法警官即卸去職責,由預審法官負責完成偵查行動。預審法官也可以指派司法警官進行偵查。偵查終結後,預審法官應將偵查材料移交檢察官使用。在預審過程中,檢察官可以要求預審法官進行一切他認為有助於查明案件真相的行動;對於預審法官在預審活動中所採取的搜查、扣押、訊問,簽發逮捕證等所有行為,他們都有權進行法律監督,而德國刑事訴訟則沒有這一環節。

(四)檢察官的選任、晉升程式嚴格,檢察隊伍素質較高。 

法國和德國在選任檢察官方面有三個特點:1、對擔任檢察官的條件要求較高。法國檢察官的任職條件是,在大學學習四年,畢業後通過國家司法官考試,再到西部波耳多市所在的國家司法官學院學習兩年半,經過實習辦案,考試合格後,其中優秀的才有資格擔任檢察官或是法官。德國法律對所有司法職業人員的職業資格考試要求相同,即必須通過兩次國家考試。第一次考試是在大學法律專業畢業之後;第二次考試是在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或政府部門實踐至少兩年之後。只有通過以上兩次國家考試才有資格擔任法官或檢察官。在德國,由於擔任檢察官與擔任法官的司法資格相同,因此檢察院和法院之間的人員流動也比較頻繁,無論是聯邦還是洲,均鼓勵這種身份的轉變,以防止司法人員的業務素質過於單一。2、選任檢察官的程式極為嚴格。其一是任命的主體地位要求很高。德國的聯邦檢察官以及法國的全部檢察官均是由總統任命的。其二是程式嚴格。在德國,聯邦檢察官和州檢察官的任命許可權分別歸屬於聯邦和州兩級。聯邦檢察官分為聯邦總檢察長、聯邦檢察官、高級檢察官三個等級。聯邦總檢察長和聯邦檢察官的任命須經過四道程式:經聯邦法務部長提名,並向聯邦總理建議,總理同意後提交上議院討論通過,最後由聯邦總統批准。高級檢察官則可不經議會討論程式,由法務部長提名,經總理同意後,即可直接報聯邦總統任命。各州的檢察官,均由州檢察院檢察長提名,報州法務部長任命。3、實行遴選制度。在法國,除了通過經常性司法官考試進入司法官隊伍之外,法律還規定了通過直接遴選進入司法官隊伍的渠道。根據規定,以下三類人可以直接遴選為司法官(指普通法院系統的司法官,包括法官和檢察官):一是在經濟或社會司法領域已經從事過4年司法工作的法律專家;二是法學博士,他們需同時持有其博士學位專業以外學科的高等文憑;三是領取國家津貼的法律專業教員和研究人員,這些人需從事該工作3年以上,並持有在高等院校法律專業任教的高級職稱證書。2001年5月30日,組織法為領取國家津貼者下了一個更廣泛的定義,即“在公立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從事教學和科研職業的人員”。在德國,實行的是上級檢察院檢察官從下級檢察院檢察官中遴選的制度,以保證上級檢察院檢察官具備較高素質。新任檢察官必須先在市檢察院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後才可以選拔到州檢察院任職。 

德國的檢察官晉升職務需要經過考試和競爭,由法務部決定,而不是由檢察長決定。晉升為高級檢察官,需要法務部的官員進行考察,高級檢察官與普通檢察官的比例約為1:9,一般需要任普通檢察官達到一定年限才可以競爭高級檢察官。為了保障檢察官享有公平晉升的權利,檢察長、主任檢察官職位出現空缺以後,實行公開選拔,在州法務部公報上公布職位和錄用條件。填補空缺職位的檢察官人選不限於出現職位空缺的檢察院的檢察官,下一級職務的檢察官均有機會。通常情況下,本州內所有的檢察院都會有人申請參加競爭。在晉升時,參加競爭的檢察官的考試成績、學歷水平、日常工作評定等都是重要的依據。如果檢察官表現特別突出,也會破格晉升,但有一年的試用期。市檢察院的檢察官晉升職務之前,必須到州檢察院實習半年,接受考察,合格的才能晉升。為了確保檢察官晉升的公正性,德國法律規定,法務部公布初步結果以後,每個報名者都有權提出異議,主張自己更能勝任這一職位。這樣,一個職位可能會長期空缺,選拔過程一般會持續9個月到一年左右。由於選拔嚴格,所需時間長,也使得檢察官的平均年齡偏高,一般要到55歲左右才能勝任主任檢察官,負責一個業務部門的工作。 

法國的各個法院一旦出現法官、檢察官職位空缺,亦採取公開的方式,由符合任職條件的人員進行競爭。2001年5月30日,法律還專門規定了法官晉升流程的限制:一是任何法官在他工作5年以上的法院都不得晉升為一級法官,但最高法院除外。二是任何法官都不能被任命為其工作的大審法院的院長。但是如果法官填補的職位相當於提升為上一等級的職務,可以作為例外。三是如果沒有在一個等級從事過兩種工作,任何法官都不得任命為上一等級的職務。如果法官從事的是審判職務,他應當在兩個不同的法院任職。不過最高法院的法官可以免除這些條件的限制。四是任何法官,如果他不是一級法官,或者任最高法院法官之後沒有任過其他法院一級法官的職務,都不得被任命為最高法院特級法官的職務。法國對檢察官的任命基本適用對法官的任命規則,但有兩點區別。一是最高司法會議可以對一級和二級檢察官提出任命意見,但該意見對政府沒有約束力。二是特級檢察官可以根據最高司法會議的意見任命,但對最重要的職位,如最高法院的檢察長和巴黎法院的檢察長,則由部長會議決定任命,不必徵求最高司法會議的意見。

(五)檢察官的社會地位較高,保障制度有力。 

在法國和德國,檢察官享有近似於法官的身份、經濟和特權保障,俗稱檢察官為“站著的法官”——因為法庭上檢察官發言時是站著的,而真正的法官被稱為“坐著的法官”。 

法、德兩國檢察官的工資待遇均高於同級政府公務員的工資標準,與法官工資水平一致。對此,德國同行的解釋是:和其他公務員相比,法律部門公職人員所受的教育較高,準入條件嚴格,因此在整個政府部門中,法律部門公職人員的工資標準也較高。德國檢察官的工資完全按照職位和年齡來確定。檢察官工資大致分為基礎工資、年齡工資、職務工資幾個部分,每兩年晉升一次。德國沒有為檢察官設定等級,無論是在州檢察院還是市檢察院,處於同一職務層次上的檢察官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工資都是一樣的。如果檢察官年齡相同,州檢察院的普通檢察官、主任檢察官和市檢察院的普通檢察官、主任檢察官的工資收入相同。但是,由於年齡工資占有較大比重,低一級職位上年長的人的工資可能比上一級職位上的年輕人的工資高。據介紹,在法國一個剛剛任職的檢察官月薪二萬法郎,一般檢察官到退休時月薪可達四萬法郎;他們夜間和周末加班均有獎金,獎金相當於薪金的40%。  

法國規定檢察官的退休年齡為65歲,而普通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為60歲。德國的檢察官一旦任命,是終身制,非因法定事由、經法律程式,不被免職。檢察官退休適用公務員退休的一般規定,和其他公務員一樣,無論男女,其法定退休年齡都是65歲。大多數檢察官通常在65歲退休,從而結束其職業生涯。但由於工作的特殊需求,可以推遲退休,推遲退休不得超過68歲。檢察官退休以後,不再保留職務,享受公務員退休工資(約占原工資的75%左右)。退休的檢察官、法官可以不經過考試直接從事律師工作。 

(六)實行預備司法官培訓制度,並重視在職檢察官的業務培訓。 

在法國,通過司法官考試的預備司法官(也叫司法進修生)需繼續接受一段時間的培訓,考試合格後才能進入司法官隊伍。法國國家司法官學院是唯一一所培養司法官的專門學校。預備司法官的培訓時間原規定為24個月,現已延長至31個月。錄取的預備司法官應進行宣誓,並作出從事10年以上司法官職業的保證。培訓期間,他們可以參加法官的庭審,檢察官的公務活動;作為編外成員,參加民事和輕罪審判活動,宣讀公訴狀和裁判文書,參加會議並發表意見;可以參加重罪法庭的合議,不過沒有權利發表意見。他們也可以在律師事務所進行實習。培訓結束時通過結業考試的,學校按成績排出名次,供他們選擇職位時使用。各地司法官職位空缺統一登記列表,按表分配工作,程式完全透明。由成績好的預備司法官先行挑選,成績差的隨後挑選。這種做法較好地避免了分配工作時容易產生的矛盾。法國的司法官培訓制度注重面向用人單位,服務司法實踐。從司法官學院培訓出來的預備司法官,均是實用型人才,是完全具備司法官素質的合格人才,一旦分配到法院、檢察院,便立即可以獨擋一面,開展工作。 

為了保證法官、檢察官的執法水平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法、德兩國都很重視司法人員的在職業務培訓。法國所有的法官、檢察官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業務培訓,他們每次升職之前也都必須經過相應的業務培訓。國家一有新的法規出台,所有法官、檢察官都必須學習領會。在德國,成為檢察官以後,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司法輔助知識,如經濟、金融知識,培訓由民間機構組織,如檢察官學會每年會組織一至兩個月的專題學習,檢察官可以向司法局申請參加,得到同意後,學習費用由政府負擔。 

(七)注重檢察機構的獨立性,由國家財政統一撥付司法經費。 

為了維護司法的統一性和公正性,法、德兩國在司法經費方面採取中央集權的方式,檢察官履行職責所需經費由國家財政統一制定、撥付,逐級下發到每個地區法院檢察院。故各級各類檢察院檢察官除了依法辦好案件,維護國家、公眾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毋須再去考慮本部門或本人的其他利益,亦不必為辦案、開會、公務接待等費用問題耗費精力。

(八)對檢察官行使權力的制約、監督機制較為完備。 

為了防止檢察權的濫用,近年來法國、德國在擴大檢察機關的職權和增強其獨立性的同時,採取了以下措施加強對檢察權行使的制約和監督機制: 

第一,通過訴訟程式本身加強對檢察權行使的制約。如德國的強行起訴程式。法律規定,當檢舉人接到檢察官終止訴訟的決定時,如果他同時是被害人,則他有權在兩周之內向該檢察官的上級檢察官(通常是州檢察官)提出申訴。上級檢察官審查後可以決定繼續開始訴訟程式,也可以維持終止訴訟的決定。對於後者,檢舉人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向州高級法院申請作出強行起訴決定。州高級法院可以駁回申請,也可以決定提起公訴,當作出提起公訴的決定時,檢察官必須執行該決定,正式提起公訴。但在進一步的訴訟中,檢察官仍然可以堅持自己的主張,甚至可以建議法院作出無罪的判決。 

第二,加強對檢察官違法失職行為的懲戒。法、德兩國都有嚴格的檢察官懲戒制度。在德國,如果有針對檢察官的投訴,法務部會轉到州檢察院調查處理。如果被投訴的是檢察院的高級官員,則由法務部任命官員進行調查。另外,檢察機構內部也設有風紀股長會,通過專門的紀律訴訟程式,對檢察官的執法行為進行監督,對違規行為進行懲罰,必要時召開有司法議員、檢察機構和法院的代表參加的表決會罷免檢察官。處罰過程往往是由檢察長任命一個獨立調查員進行調查,蒐集證據,調查屬實後報告檢察長,作出處罰決定,告知人事部門,並報法務部確認批准,記錄歸檔。處罰的類型大致有:寫檢查、罰款、減工資、調低崗位級別、調離現有崗位等。如果被處罰的人有異議,可以向法院起訴,由法務部任命一個法官來進行獨立調查,經過行政法庭下設的紀律法庭審理作出最終判決。檢察官發生的犯罪同樣由刑事法庭審判,如被判刑一年以上就不能再做公務員。判刑一年以下的,由法務部門決定是否繼續擔任職務。在法國,對檢察官的紀律處罰由法務部實施。根據1958年12月22日條例第45條規定,其司法官紀律處罰的種類包括:斥責並記入檔案;調動工作崗位;撤銷部分職能;降低級別;暫時解除職務一年,全部或部分取消待遇(由2001年5月30日組織法增加);降職;如果司法官沒有退休保險的話,通過退休或辭職結束職務;罷免,取消或不取消享受退休保險的權利。在上述列舉的紀律追究之外,司法調查局長、檢察院檢察長以及行政管理中心主任,還可給予口頭警告處分。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法國2001年5月30日的法律又增加了紀律處罰的種類,其充分說明法國對違紀司法官的處理是相當嚴厲的,也是不斷加強的。為了保證紀律處罰的透明性,法國對司法官的紀律處罰聽證會一般公開舉行,處理決定也公開宣告。其保持嚴厲的紀律制度對於保證司法官正確行使權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感想與啟示 

(一)法、德兩國檢察機關的領導體制以及司法保障制度值得我國檢察制度改革予以借鑑。為了便於高效地行使檢察權,法、德兩國的檢察機關均實行垂直領導,即下級檢察機關除受上級和最高檢察機關的領導外,不受地方權力機關和政府的領導。在司法經費保障方面,兩國均採取中央集權的方式,由中央統一制定、撥付。我國檢察機關實行的是雙重領導制,即地方各級檢察機關既要受上級和最高檢察機關的領導,又要受同級國家權力機關的領導和監督,在司法經費上則完全依賴地方財政予以維持。從理論上講,我國的這種體制既可維護法制的統一,又可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應是一種合理的選擇。但從實際運作來看,這種“雙頭馬車式”領導體制對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無阻礙,尤其在地方各級檢察機關,因其人財物由地方人大和政府管理,並且權力機關還有權決定某些案件,這樣,所謂“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必然會受干擾或影響,導致地方、部門保護主義和不良利益驅動。由此,建議參照我國工商、技術監督部門管理體制改革經驗,在省級以下檢察機關實行垂直領導制;同時,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司法保障制度,實行人員編制與經費相掛鈎的模式,克服司法地方化的趨勢,為司法公正的實現創造更為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刑事司法制度各有利弊,我國的刑事訴訟模式改革應結合國情科學地取長補短。公正和效率是世界各國司法機關的共同追求,但在追求的內容和方式上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國家差別較大。法、德等大陸法系國家更注重對實體公正的追求,注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以法國為例,對無罪判決,如果檢察官認為有罪,可以提出抗訴;而英國則是不允許的,因為這侵犯了一事不再理原則。對於輕罪和違警罪,法國採取書面證據為主,口頭證據居次原則,法庭很少讓證人出庭作證;而在英國,無論重罪、輕罪,證人都得出庭作證。在庭審方式上,法國和德國在開庭之前,法官一般都要對檢察官提交的案件材料進行審查,如果法官、檢察官對案件的意見不一致,法國可以將案件提交抗訴法院進行協調處理;德國法官可以拒審,待檢察官重新收集證據材料後,再送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審判庭進行審理。因此,法官通過案件的預審,縮短了辦案時限,提高了辦案效率,但這種閱卷制度所帶來的一個巨大缺陷在於容易造成法官先入為主,過多地受卷宗內容的影響。而英美法系國家在正式開庭之前,法官如果審查材料則被認為是有違客觀、公正和超脫的審判原則。因此,其往往以犧牲效率來追求程式上的公正。由上可見,我國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模式改革,既不能片面強調與英美法系的庭審方式接軌,也不能完全照搬法國、德國等大陸法系模式,應結合國情科學地借鑑吸收雙方的優點和長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 

(三)我國檢察機關在民事、行政訴訟中的職權範圍需進一步擴展。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行政訴訟活動在當今已成為世界通例。法國是最早以法律規定檢察機關參加民事訴訟職權的國家,當公法秩序受到損害時,檢察官有權為維護公法秩序提起民事訴訟。實踐中,檢察官或作為主要當事人主動提起民事訴訟,或作為聯合當事人積極參加各種民事訴訟。在德國,雖然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訴訟的範圍並不寬,但其確定了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代表人參加訴訟的制度。檢察機關在確認婚姻無效、宣告失蹤人死亡等案件的訴訟以及涉及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重大民事案件中也享有廣泛權力。比較而言,我國檢察機關在民事、行政訴訟中的職權範圍要窄得多。根據法律規定,檢察機關僅有權在生效的民事、行政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的情況下,提起抗訴。鑒於各國法律已普遍認可當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受到重大損失而無人起訴時,賦予檢察機關起訴權的做法,因此,這也應當成為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內容。(未完待續) 

(接上文) 

(四)法國的司法官考試制度對於我國司法考試制度具有借鑑和學習意義。法國司法官會考與我國司法考試相比,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司法官考試與律師考試分別進行,沒有全國統一的司法考試,司法官會考通過後被錄取為司法進修生(即預備司法官)。而我國採取的是統一司法考試的形式,考試通過後,同時具有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工作的資格。二是法國司法官考試的錄取名額事先確定,並且有嚴格的限制,一般不得突破。凡通過司法官考試錄取為司法進修生的,基本全部可以進入司法官隊伍,考生錄取名額與分配名額一致。這種員額法定的制度,使得國家對司法官的管理井然有序,從根本上避免了人事管理的人為干擾,杜絕了進人的隨意性。而我國的統一司法考試沒有事先確定錄取的名額,通過考試後只獲得一種資格,雖具有擔任司法官的可能性,實際上並不能保證成為司法官。我國的統一司法考試,把司法官考試與律師考試合併到一起進行,是改革的舉措,應當肯定。然而,司法官職業與律師職業雖然都是法律職業,但性質完全不同。司法官職業是公職,有嚴格的計畫性。律師則是自由職業者,完全由市場調節。對從事兩種性質不同職業的人用同一種考試方法選拔,有欠妥當。同時,國家對職業司法官的要求更高一籌,通過統一司法考試的人均可以做律師,但不一定能夠做司法官,因為遴選司法官必須根據國家計畫。這就失去了組織統一司法考試的基礎。因此,建議在適當的時機將司法官考試分離出來,單獨進行,根據國家計畫,需要多少錄取多少。 

(五)我國需大力推進法官、檢察官職業化建設,並圍繞其進行法官和檢察官的遴選、保障以及懲戒制度改革。法官、檢察官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是國際上追求司法公正而通行的基本標準,這一標準的實現必須以較高素質的法官、檢察官隊伍作保證。我國只有把司法隊伍素質的統一提高作為一項長期性、經常性的工作任務來抓,法官、檢察官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才能最終實現,進而樹立司法在人民民眾中的威信。法國、德國的法官、檢察官的考試、培養、遴選等制度已經較為成熟,其中的一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國借鑑,比如預備司法官培訓制度、法官檢察官的公開選拔制度以及輪崗制度等。據介紹,考慮到司法官職業的經驗型特點,法國的司法官制度非但不過分強調法官、檢察官的年輕化,反而青睞年齡稍大而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才。他們認為,年齡與經驗相比,經驗更為重要。因此,其司法官遴選制度的一個特點是放寬年齡限制。為最高法院遴選執行特別任務的法官和檢察官,職業工作經歷要求滿25年。直接遴選抗訴法院執行臨時任務的法官,年齡要求在50-60歲,並具有15年的工作經歷。有些已經達到最高任職年齡的法官、檢察官,工作年限還可以延長3年。這些措施一方面從制度上保證了水平低的人無法進入司法官隊伍,保障了遴選司法官的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對工作經歷的要求,加強和保留了審判業務、檢察業務的骨幹力量。對比我國法官、檢察官隊伍的現狀,我們也應當從中得到啟示,在提高司法官門檻的同時,提倡年輕化是必要的,但考慮到司法官的職業特點,則不能片面強調年輕化,要注意保留業務骨幹,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