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區財政工作的考察報告

⒉收入穩步增長機制比較活。北京市、區兩級嚴格執行分稅制並停止返稅後,市、區兩級的招商引資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由過去的一味減免稅費招商轉為統一稅費政策,最佳化辦事環境,誠心留商。

⒊支出管理比較規範。宣武區的人員經費比較透明,幹部除正常工資外,福利、津貼和獎金實行了統一。公用經費標準普遍比我們要緊,額度比我們要低,有的只有我們的。如對車輛嚴格按編給錢,且檔次較低(每台排氣量以下,單價含牌照費、附加費、第一次保費萬元以下),用於車輛的經費每年每台萬元包乾,包括燃料、修理、養路、過橋、停車等費用,保險費平均每台每年元,另由財政統一安排。對車輛的購置,每年由財政部門按使用年後更新原則,提請書記、區長研究一次,同步實施政府採購。會議費除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外,一般不安排會議費。電話費按內設機構及領導職責核定電話部數,每部電話每年控制元,且暫不安排上網經費。單位辦公用房嚴格按標準在區政府審批同意的基礎上核實面積後予以安排,不足面積可通過租賃解決,房租按標準審核後安排。對專項支出管理特別規範,區政府不直接接收單位申請資金的報告,一律轉財政局受理,除極為特殊情況以外,一律年底視超收情況集中研究處理。

⒋防範財政風險準備比較充分。宣武區的各種建設性負債有近億元。從去年起,每年從有關專項資金中拿出萬元以上籌集償債基金,到目前為止已籌集億元。雁塔區對行政性收費和預算外資金按籌集調控資金,兩年約籌集萬元。

四、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統一抓好財政工作的認識。首先是財政系統全體幹部統一認識,堅定抓好財政工作的信心,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壓頭和厭倦情緒,自加壓力,紮實工作。系統內部之間應加強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其次是積極宣傳。多宣傳常德與外地在財政基本狀況上的差距,爭取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包括預算單位對財政工作的進一步重視和支持,形成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氛圍,堅持少搞或者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壓縮高檔消費性支出,形成財政與領導之間、財政與單位之間既和諧相處共謀發展又千斤重擔千人挑的局面。

(二)進一步加強部門預算。一是參照宣武區做法嚴格制定統一的比較科學的支出定額標準和公用設備配備標準,能從緊的堅決從緊,能量化的儘量量化。二是做好細化預算的各項工作。在已確定報送人大送審個單位基礎上,對適應國庫集中支付要求細化預算的單位由個增加到個,對各單位的基本情況要搞準,底子要澄清,信息要共享,並做好四本台賬(人員基本情況台帳、公用設備情況台帳、專項項目情況台帳、預算外收入情況台帳)等基礎性工作,督促各預算單位按輕重緩急排列細化後的專項,在考慮財力可能的情況下,突出工作重點;三是嚴格控制或減少年中追加,維護和保證部門預算的嚴肅性。除天災人禍、抗洪救災等支出外,一律不搞年中追加。

(三)進一步理順區、縣(市)財政體制。建議從××年起,對區、縣(市)財政體制實行適當調整:一是取消市駐區、縣(市)企業流轉稅超基數分成辦法,全部留歸區、縣(市);二是取消市駐區、縣(市)企業城建稅集中的政策;三是取消對區、縣(市)屠宰稅收入集中的辦法;四是市駐區、縣(市)企業所得稅部分全部下放區、縣(市),但中央、省駐區、縣企業所得稅政策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