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教育考察學習報告

2、分析各學科尤其是重點學科的內涵價值和現實意義,進一步完善辦學定位,注重做到教學型要有針對性,研究型要注重地方性,套用型要立足全球化。科學合理設定課程,儘量減少空、大、虛的比例。必修課要向專業基礎方向傾斜,共公課、選修課要向職業技能方向傾斜,緊跟科學發展、工業進步、技術革新,適時吸收、引進新東西,讓學生能學到更實際、更實用、好就業的知識和技能。

3、調整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搞好人才培養定位,走出一條理論學習、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實踐鍛鍊相結合的人才培養之路,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意識,適應全球化形勢需要,在國內外都能就業的實用人才。

4、進一步擴大和加強系院辦學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系院辦學能動性,建立更加自主、自律、靈活、機動的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

5、理工科類專業要更加注重實踐環節,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索和實行模擬現場、“情景教學”、教學-實驗-實訓立體交叉一體化教學模式。

6、強化導師的指導作用,制定方案和措施積極引導教師溶入社會、緊跟時代、深入實際,與科學技術、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及時更新、充實和掌握新知識、新理念、新的科技成果,做到先知先覺,並將其套用於教學、實驗。在教學中,要不斷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沒有現成答案的專題,引導、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自主發現新的問題並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的能力。要改進教師工作、生活條件,完善相關的服務設施。各系院員工休息室要有冰櫃、微波爐、飲水機等必要的生活設備。

7、保障實驗室、實訓場所的開放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時間,自主自願自在地進行各種實驗、實踐、實訓和設計創造活動。

8、繼續完善與博士山學院合作辦學項目,與南昆大、基督城理工學院的合作項目要注意跟進,爭取儘早啟動和實施實質性的合作項目。總結、提煉我院國際合作辦學的過程和經驗,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有利形勢,把國際教育學院辦成國際化教育的實驗田。研究和設計相關方案,探索和試行學分制。

9、一切為了學生,引導和轉變學生就業觀念,增強畢業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以新的視角思考學生就業取向,積極拓展海外就業市場,加大海外就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