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職業教育考察報告

年培訓能力達3萬人,總資產超億元。26年來,已為社會培養了30多萬名各類專業技能人才,多次被國家和省、市評為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

(三)用理念指揮行動——膠南職業教育中心

膠南職業教育中心簡介:膠南職業教育中心位於膠南市大學科教區,總體規劃占地面積652畝,校舍建築面積22.21萬平方米,在校生15000人。一期工程占地410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在校學生10000人,一期投入4.5億元。

學校實訓基地按照與國內外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廣泛合作的思路,一次性建成,建築面積44155平方米,設備投入7000萬元,其中新增裝備投入5000萬元,年實訓、培訓15000人。突出中職學生技能培養,並充分考慮滿足轉崗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企業職工崗位提高培訓等實際需要,重點建設數控技術、汽車維修、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加工、焊接與鉗工五個實訓車間。建設成為青島西海岸區域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

辦學理念:學校實施開放合作辦學,與區域代表性企業,創辦企業冠名班。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工、科、教”一體,完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膠南模式”。擴大“引企入校、辦校進廠、產教一體、城鄉互動”的辦學規模。辦學特色是“產教----一體化、工學----一體化、實習就業----一體化”為企業增加了新鮮血液,一定程度地解決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辦學方法是“訂單式培養、選單式教學、遞進式就業”,高起點、嚴要求,滿足學生的需要;學歷不高,技術高超,滿足就業服務。

領導層:石兆勝校長是個教育專家,他說“有大胸懷,才有大手筆”。他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資源整合、集約布局、專業統籌、單位合署”的原則,將膠南市職業中專、體校、電大、技工學校、衛校、電子學校跨行業、跨部門整合組建成了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型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最佳化了資源配置,提升了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這幾天的考察,應該說對我們啟發很大。

三、考察啟示

(一)山東職業教育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出台《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召開全市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成立了各級職業技術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省級職教集團,全面實施校企合作計畫,實訓基地建設規劃,職教教師素質提高計畫,“雙證互通”試點等更是體現出山東創新職教發展的工作思路。

目前,全省共有各類職業技術學校1059所,在校生139萬人;獨立設定的高職院校57所,在校生29萬人;高級技工學校34所,在校生15萬人;各類職業培訓機構1700多個,年培訓規模45萬人。山東提出,要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即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滿足人民民眾終身學習需要,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學研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山東探索以專業發展為紐帶,以校企合作為重點,以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目的,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低投入、高產出的職業教育發展新道路。山東提出,根據建設現代製造業強省的需要,首先掛牌組建汽車工程、數控技術、電子信息、建築工程、紡織服裝、船舶製造、衛生服務、現代農業等八大類專業性職業教育集團,推動職業教育走規模化、集約化、連鎖化的辦學道路,打造山東專業性的職教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