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參觀考察報告

批發市場需要的交通運輸量很大,交通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汽車尾氣造成空氣污染,並且增加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中國早已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即京都議定書),並需要履行一定的針對碳排放義務。在這一方面,農產品批發市場可以走在各行各業的前列,配合商務部的“三綠工程”建設,創造性地提出環境友好型物流體系的思路。考察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物流配送中心的零排放電動卡車,由vroegop rohe&co公司從英國汽車公司採購,英國的汽車公司根據公司要求對卡車的容量等進行了調整。這種零排放的物流配送形式,將為批發市場行業應對環境保護的挑戰提供很好的幫助和引導,該理念將為城市建設的發展拓展思路。

(四)基礎投入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實施適合中國現階段發展特徵的批發市場改造升級

考察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阿姆斯特丹食品中心改造資金的落實還存在問題。實際上,當前世界上許多批發市場面臨著類似的難題,即城市改造過程中面臨被移除的風險,而年代久遠的批發市場又面臨著沒有資金實施改造的尷尬。如,韓國首爾市場就對自身進行了改造,將首爾批發市場改造成為集娛樂、旅遊景點、社區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中國的批發市場為了避免走入這樣的尷尬,應儘早在這方面進行考慮,根據經濟發展的形勢對自身進行升級調整,以便使自身的發展可以跟上城市發展前進的步伐。

(五)中國特色與荷蘭市場相對接,促進中國農產品的出口

在阿姆斯特丹食品中心期間,我們與市場上最大的經銷商ronald poelstra先生進行了商談。其下屬有6名經銷商。ronald poelstra先生指出在荷蘭,中國的蘋果、梨、荔枝和姜有很大的市場,他對此類商品的進口十分感興趣。他還介紹了中國四川特產紅色獼猴桃在荷蘭市場上的銷售情況,由於該產品的特色主要體現在顏色上,其它方面沒有什麼突出特點,價格方面又很高,所以在市場上的銷售形勢不是特別好。poelstra先生指出如果能找到價格合適的該類產品,他們願意向經銷商介紹該類產品,並逐步向消費者推廣。

(六)荷蘭標準與中國現狀相結合,引進荷蘭高質量乳產品

荷蘭是奶業大國,荷蘭奶製品在整個世界包括中國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近幾年,中國國內奶製品行業出現了各類問題。從地方性的阜陽奶粉事件到引發國內外恐慌的三聚氰胺問題,導致中國消費者對國內乳製品極度不信任。甚至出現了很多年輕父母寧願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為孩子購買進口奶製品的現象。在已經存在這種大規模市場需求的情況下,荷蘭高質量的乳產品在中國會有很大的市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擁有大量的高收入家庭,完全可能成為荷蘭高端奶製品的消費者。

考察期間,馬會長與喬治先生商談了將荷蘭奶製品引進到中國進行分銷的事宜。我們參觀了兩家超市的奶製品供應專區。在超市中,新鮮奶製品都是存放在一間開放式的恆溫保溫室中,奶製品的貨架期一般不超過14天。在保溫室之外,有貨架期長達4-6個月的奶製品。雙方一致認為這類貨架期較長的奶製品比較適合在中國市場銷售。

近期,我們將會對中國奶製品市場進行一個基本的情況調查,確認中國市場上需求的進口奶製品的主要類型,從而確認從荷蘭進口奶製品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