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食品安全實踐調查報告

一般來講,消費者對購買農產品的地點選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調查發現,有35%的城市居民平時選擇在大型超市購物,而農村居民為25%。有30%的城市居民選擇在小商店購物,而農村居民高達38%。另外有小部分居民選擇在攤點等其他商店購買商品(見下圖)。

56%的農村居民選擇在小商店、小攤點等購物,這與農村的食品銷售方式以小型商場、各式的小賣部,小攤點等為主有關。這也導致農村食品市場結構較為複雜,安全管理難度很大

購買食品主要關注的方面:

農村 城市

生產日期、保質期 82% 92%

品牌 30% 36%

價格 63% 67%

認證標誌 15% 25%

外觀 1% 2%

淨含量 0% 0%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在購買食品是最關注的是價格和保質期。因為農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很少關注產品標識,容易形成對假冒偽劣等食品存在認知缺陷。

4、維權意識

當被問道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會通過什麼方式解決時,有46.7%的農村居民和40.8%的城市居民表示會與生產經營者協商解決;有17%的農村居民和35.7%的城市居民表示會通過消費者協會解決;有12.7%的農村居民和21%的城市居民表示會向行政部門申訴;有29%的農村居民和35%的城市居民表示不嚴重的話則自認倒霉,以後小心(見下圖)。

可見,城市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的維權意識高於農村居民。我們這一問題時復選題,但只有36%的城市居民會選擇請消費者協會調解,21%的城市居民會向行政部門申訴。這主要是由於相關部門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且程式複雜。在遇到食品質量問題時,他們不願去投訴,去索賠,更談不上追究生產者、經營者的責任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制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機。

5、消費者認為食品安全問題眾多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眾多的原因:

農村 城市

不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個人利慾薰心 46% 49%

懲罰力度不夠 26% 35%

主管部門職責不明 21% 25%

各執法部門溝通不暢 13% 11%

購買者鑑別能力不高 27% 16%

消費者維權意識落後 29% 25%

近半成的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認為不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個人利慾薰心是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眾多的原因。政府因加強對不法加工企業的查處和取締,同時企業應加強自身的自律行為,重建和增強消費者對食品行業的信心。

政府及企業採取什麼措施能夠提高民眾的消費信心:

經調查, 在政府及企業採取什麼措施能夠提高民眾的消費信心這個問題上,47%的城市居民和41%的農村居民認為政府和企業應當嚴格食品檢驗檢測。38%的城市居民和37%的農村居民認為應當通過國家有關食品認證

6、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們了解到了食品安全對人們的影響, 同時也加深了民眾對有關食品安全的關注和了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飲食衛生及安全。食品安全的保證離不開政府,社會,以及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只有懂得理性消費、文明消費理念,善待農民,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廣大市民是食品消費的主體,能否保障他們“吃”得安全,是政府各級部門關心的重大問題之一。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提高農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並力求使人們從觀念的轉變到他們的行為意識上去,以引導人們健康消費,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促進全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