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灌雲邳州沭陽等六市縣考察學習報告

(二)以新城區建設為載體,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6市縣城市建設均堅持規劃先行,實施大投入、大開發、大手筆經營和建設城市。一是高起點規劃。邳州市和贛榆縣均提出“三年再造新邳州(贛榆),五年衝刺百強縣”的總體目標,城市規劃與蘇南接軌,跳出老城區,建設新城區,綠化、亮化、美化一步到位。睢寧、沭陽、灌雲都堅持“規劃是寶貴的城市資源”、“規劃落後是城市發展落後的根源”的理念,把縣城作為統籌城鄉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推動縣域崛起的龍頭,積極引導農村人口向縣城集聚,吸納外地人口向縣域集聚。沭陽縣突出規劃的系統性,把老城區、新城區、開發區建設統籌安排,“一盤棋”運作,同時突出規劃的民主性,設立規劃成果公示欄,推行規劃聽證和公示制度,該縣還投入300多萬元,建成蘇北一流的城市規劃展覽館,充分展示沭陽縣城美好的未來。贛榆縣計畫通過8-XX年的建設,建成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40萬人的國際海濱城市。睢寧縣樹立“一步到位是最大節約,低水平建設是最大浪費”的發展理念,邀請外地知名專家、大學教授等作為顧問,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建成了蘇北第一家縣級規劃展覽館,著力把睢寧縣城建設成為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現代文明氣息的精品城市。二是大手筆建設。以實施基礎設施工程拉開城市框架,以實施標誌性工程展示城市形象,以實施安居工程促進城市開發。邳州、沭陽、睢寧、贛榆均採取了政府投入拉開主框架的方法,促成房地產業始終保持熱的態勢和升的勢頭,開發商紛紛進駐,按照政府大手筆的規劃要求,建設小區、大廈、酒店、生態園和各項社會事業。睢寧去年開工建設長7.135多公里,總投資5000多萬元的南環路建設,今明兩年在縣城要建成30幢9層以上的高樓大廈。贛榆明確3-5年內縣城建設投入達100億元,全力建設集商業、金融、居住、觀光於一體,充分展示歐陸現代風格的維多利亞式海濱城市。沭陽城區已形成“六橫八縱兩環”主幹道路格線局,總建築面積達165萬平方米的12個商住小區正在加快推進,23幢12層以上的標誌性建築已經封頂或即將封頂。三是市場化經營。把土地作為最大的資本來運作,大力實施城市新區成片開發戰略,走“以地生財,以房帶路,以路促建”的城市建設之路。睢寧縣按照經營城市的理念,真正做到部門不攤派、企業不集資、民眾不掏錢,把城市建設中的土地開發與城市道路建設、市政工程項目等進行捆綁式開發,目前已建成了高品位的留候廣場、天元廣場等一批休閒場所。沭陽縣近年來,新掛牌土地成交達4.66億元,其中70%到位,為工業園區發展、城市公用設施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保障。目前,沭陽縣城功能日益完善,已引進新加坡客商投資6000萬元建設燃氣公司,鋪設天然氣管網,使新老城區6200多戶居民遠離液化氣罐,引進北京客商投資建成河面水廠,日供水能力10萬噸,引進深圳客商投資89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3萬噸。

(三)以硬著子為保障,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

抓環境就是抓經濟發展,有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就有了吸引生產要素、提升發展競爭力、釋放發展潛力的先決條件。這一點,6市縣有了更深的詮釋。一是整治環境在思想上形成共識。灌雲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經濟、抓發展。一個經濟發達的地區一定是一個環境優越的地區,一個環境不優的地方一定是經濟落後的地方”的環境建設理念,通過一系列推進舉措,全縣上下廣大幹群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今年灌雲縣委、縣政府召開的第1個會議就是全縣整治發展軟環境大會,並出台了“八制五不準”的檔案,同時成立了縣最佳化辦和督查辦,對違反規定的,一經發現並查實,除對當事人給予嚴肅處理外,還要追究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的責任。在最佳化辦設立“縣長熱線”,認真蒐集客商和民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對縣長熱線交辦的事項,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結果,個個有回音。二是整治環境在目標上抬高定位。邳州市連續三年開展“軟環境治理年”、“軟環境建設年”、“軟環境滿意年”等活動,對市重點支持的164家企業發放“三卡兩證”,即“綠卡”、“支持卡”、“就醫優惠卡”和“綠色通行證”、“免費通行證”。對全市85個副科級以上單位的服務工作人員實行“一次投訴查實下崗制”。沭陽縣推行服務工作“立即就辦”和“無藉口”工作法,全縣47個執法部門和69個視窗服務單位全部設立“立即就辦”標誌牌,堅持為客商服務無藉口、執行工作紀律無藉口、完成上級交辦任務無藉口、承擔失誤責任無藉口,使服務部門始終保持高效率、快節奏的工作作風。睢寧縣按照國家級開發區的政策規定,對土地、項目等手續審批,真正做到了一門辦結,一條龍服務,客商不需重複多頭辦理。三是整治環境在推進措施上強行入軌。灌雲縣對服務軟環境工作實行“不按制度辦事,就按制度辦人”。縣委、縣政府專門聘請了16名離退休老幹部擔任發展環境監督員,專門蒐集客商和民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由最佳化辦和督查辦交由各相關部門限期辦結,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該縣用2個月時間實行縣城環境衛生和交通秩序整治,對縣城內的違章建築分段拆除,今年以來已拆除違章建設3萬多平方米,由於宣傳到位,措施紮實,灌雲拆建工作實現了“零補償”、“零上訪”。同時,該縣還集中清理了機動三輪車和亂設點擺攤,三輪車全縣銳減至150輛,編號上崗運營,攤位全部到指定場所集中經營。同時,鋪設人行道、栽種花草樹木,縣城面貌煥然一新。沭陽縣開展經濟110、公安110、新聞110、安全110聯動運行,切實治理不作為,狠抓亂作為,整頓慢作為,全力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