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考察報告及改版構想

據《新晨報》主編介紹,該報存在的問題主要是:1、報紙定位被人稱為“小報”、“黃報”,編輯人員地位較低,不被重視;2、由於以文摘為主,難以出現好新聞,影響編採人員的職稱評聘;3、晚報、都市報的國內新聞、社會新聞同樣以文摘為主,特別是市場上同類報紙的增多(當地報紙仿效開辦《行周刊》、《閱讀天下》等),增加了編輯難度;4、由於經營壓力,不得不刊登大量醫療廣告,同時,稿件內容也容易流於低俗,帶來了不少問題,招致了有關部門的一些批評;5、報紙零售受天氣影響較大,退報率較高。 

這位主編建議:做文摘類報紙有一定的風險,如果一定要做,應將眼光放遠,儘量多用外聘人員,必須增加自采稿件。 

《江蘇經濟報》的亮點是《精品·蘇商》雜誌。該雜誌創辦於XX年,主要脫胎於《金周刊》,辦刊宗旨是“給管理以智慧,給經營以鏡鑒,給決策以勇氣,給成長以力量”,以“共建,共贏,共享”為辦刊理念,采編思想是“關心讀者的關心”,辦刊措施是“專家辦刊,開門辦刊”,目標讀者為“創業者,經理人,企業家”,主要內容是通過對“觀點、事件、人物”的多角度、多層次報導,達到“傳播價值資訊,整合財富資源”的目的,以此滿足讀者需求。每期128頁,銅版紙印刷,定價15元(印刷成本為8元左右)。除征訂(7600份)、零售外,主要以贈閱為主。編輯部共有27人,設編輯部、研究院、數據中心等,並成立理事會,入會企業需交納1.8——8.8萬元的費用,可以享受企劃等10項服務。僅理事會一項,雜誌社的年收入就為380萬元。 

據《蘇商》雜誌主編介紹,該雜誌的興起,與江蘇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密不可分,類似雜誌在外地未必能夠成功。報社的本質是企業,所以在辦報時一定要引進工廠化理念。變相販賣版面的做法會導致報紙的層次越來越低。報紙的定位不可過寬,區域化、專業化、互動化的報紙應該是有前途的。經濟類報紙應將話題、專題放在第一位,把新聞放在第二位,這樣才能和機關報區分開來,體現自己的存在,避免“第二黨報”的尷尬處境。應叫響“服務產生價值”的口號。應樹立大經營思想,圍繞經營來搞策劃。 

三、關於本報的改版構想及幾點建議 

1、鞏固報紙的主流地位,成立專題新聞工作室,做好“當日新聞深度化、外地新聞本地化”,以“新聞影響決策”為宗旨,找問題、提建議。強調新聞寫作故事化、現場化、情節化,以區別於《河北日報》,體現自己的存在。在這方面,《北京商報》的“今日調查”可供借鑑。 

2、創辦一份面向市場的周刊,以盤活人力資源、最佳化內部結構,為報紙的整體市場化探索一條新路。 

3、鑒於時機(《他+她周刊》得益於搶占先機,已經形成了有一定影響的品牌,其他文摘類報紙很難存活。如《讀者》占領市場後,其他文摘類雜誌處境艱難)、市場(石家莊報紙市場已經存在大量文摘類報紙,《書刊報》、《大眾閱讀報》等本地文摘類報紙的日子並不好過)、時效性(無法與晚報、都市報相抗衡)、辦報環境(為了銷售,難免流於低俗,影響報紙的品牌;許多稿件或者不敢刊登,或者刊登後招致有關部門的批評)、編採力量(文摘需要獨特眼光和敬業精神,過去我們曾經辦過文摘類周刊,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等因素,為儘量少地規避風險,不應創辦文摘類周刊。 

4、結合《新晨報》和《蘇商》雜誌的經歷,特別是《江蘇經濟報》創辦《精品購物導刊》的做法,可以試辦一份生活服務類周刊,營造“主報占主流,周刊占市場”的局面。目前,石家莊報紙市場還沒有針對當地讀者的服務類報紙,晚報、都市報都在拼新聞,服務類內容是個弱項;《家庭百科報》更多的是刊登一些生活常識,沒有太多地域性的內容;《精品導報》正逐步小資化,缺乏實用性。與精神方面的閱讀需求相比,石家莊讀者更需要實用性較強的報紙,幫助他們創富、理財、消費。北京的《精品購物指南》、《青年周末》、天津的《假日100天》、上海的《申江服務導報》、《上海壹周》、廣州的《羊城捷運報》、河南的《今日消費》等成功地證明了服務類報紙擁有廣闊的市場,是目前石家莊讀者的“最大公約數”所在。抓住了這個“最大公約數”,才能為“二次銷售”奠定基礎。 

我們所辦的周刊應以“實用第一,可讀第二”為宗旨,在滿足讀者需求的過程中獲得成長,讓服務產生價值。 

目前,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