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發言材料

作者:夏龍國

研討環節一:傳統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要素有哪些?

傳統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包含課前準備,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具),教學總結六個方面的要素。課前準備,只喊“上課”“起立”等,然後叫坐好認真聽課;教學目的單一,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生產得出分數;教學內容簡單,完成書本上的內容;教學方法是教師講、學生聽,不聽就“棒子”捶,基本上只有“聽說讀寫”,缺乏互動性;

教學媒體(教具)一般指教本、作業、黑板和粉筆;教學評價,只要學生考出好成績。傳統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互動很少,對人和物的思想認識不足,基本上是單邊活動,把教師看得神聖無比,把學生看成天才,學生成績可以說是“嚴師出高徒”的產物。

研討環節二: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這些要素髮生了哪些變化?

社會主義的偉大設計師鄧小平曾經說過:“教育必須從孩子抓起。”在我們國小,從三年級就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可見教育部門和相關領導已經深刻認識到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必要性,信息技術教學成為國小教育不可忽視的部分。

當前,網路已無處不在,qq、部落格等網路術語已屢見不鮮,且使用這些工具交流的人也越來越多,網路交流與共享成為今後教育的一大趨勢。因而,從國小起,就應該把教育擺在正確的位置,作為語文老師更應該深入領會教育教學的實質,把交流和共享的工具“語文”教給學生。

那么,在信息化教育過程中,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要素髮生了哪些變化呢?課前準備發生了變化,一個遊戲,一個心算測驗,或者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熱點問題都可以被用作熱身環節。外涵大了,包括老師的準備和學生的準備,現在都喜歡把它叫做“熱身運動”。

教學目的不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究竟能考出多少分,更要講究學生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養,開個玩笑:學生個個都考高分,更加證明老師你的無能。因為那是死記硬背、機械化操作後的成果。上課時要考慮到所有的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應被給予均等的機會。現在基本上改成“學習目標”,師生共同學習。

教學內容不再簡單,僅僅完成書本上的內容是不夠的,必須聯繫生活實際,深入學習,教學內容是廣泛的。我們國家近幾年禁止學校搞“春遊”,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其實“春遊”也是一項綜合實踐,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師生作文水平,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川河流的情感,有一定的幫助。教學內容和教學案例應該與現實生活相關聯。我們必須將教學與現實世界的各種事情聯繫起來,使學生參與其中。

教學方法的採用最有講究,也不僅僅是“聽說讀寫”,還要追求互動性,不是“棍子”下的互動,“以人為本”嘛,不要再把老師看成神仙聖人,把學生看成神童。方法一定要結合實際目標,設計新穎,有吸引力。兒童喜歡遊戲,我們應該把語文課堂遊戲化,寓教於樂。

教學媒體(現在叫教學資源)發生的變化最大,因為當前科技越來越發達,新的科技成果不斷湧現,人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高度。隨著教育的多元化,所有參與教學的“人和物”都是媒體。語文課堂中的人是老師和學生,大家就是最好的資源,教師要“蹲下來”和學生一起學習,並互相學習。

語文課堂的“小框”里,應該裝滿世界,每一節課,其實應該是生活中的某個場面的縮影,講台是舞台,上演的是虛擬的生活。 “台上幾分鐘,台下十年功”,老師的每一節課,都要精心準備,蒐集和合理使用好一切可用資源。

教學的評價,包括老師的和學生的,老師的要作好教學反思,便於提升自己。本文著重講講對學生的評價,整個課堂從始至終,教師都應該評估學生是否真的在學習。這個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提問來考查學生,教師提出的問題應激發學生思考。

學生的考試成績只是一種參考,聯考的指揮棒不變的情況下,建議用人單位考慮下學生的其他實際本領和成績。我們國小里,沒有聯考,老師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不能將他們都往某個台階上拉。只有國小全面發展了,基礎教育搞好了,相信將來的“聯考”成績拔尖的學生一定是“高材生”。

研討環節三:為應對這種變化,國小語文教學中應如何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

一、轉變觀念

傳統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不再適合學生和老師的成長,老師們要努力轉變觀念,用一節課、一周、一月、甚至一學期來嘗試,熟悉掌握學生特點,因人而宜,對症下藥。不要忙於出成績,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就是你的成績。放下架子,不怕丟人,蹲下來和學生一起學習,努力掌握好語文這一門文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