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萬家”發言稿

XX年10月8日全省召開深入推進“課內比教學 課外訪萬家”活動的視頻會議。隨著教育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在不斷改善和最佳化,教育內部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因此我們全省開展了“比教學訪萬家”活動,隨後學校也動員、部署、開展、推進了“比訪”活動。

作為一位身處一線的青年教師,我認識到“比訪”活動能提高教師專業素養,能進一步增強同家長、社會的聯繫,爭取家長、社會對教育、對教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訪萬家”活動中我積極參與,與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師完成了近20次卓有成效的家訪,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上學期期末工作總結中,我有幸被學校評為“訪萬家”活動優秀教師,作為高一唯一一位非班主任教師獲此殊榮我感覺很是慚愧,因為還有很多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做的比我好,並且還有教師在課內課外教研工作上比我做的要好,今天李主任要我在此和大家交流想法和體會,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疏淺體會和想法,如有不妥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1、讓家訪的老傳統煥發新魅力 

家訪是我國一項老的教育傳統,它能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的聯繫,它有助於教師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家庭和家長,同時也可以讓家長更加全面的了解學校和教師以及教育,家訪讓教師、家長和學生加強溝通和了解、交流思想、統一認識、形成教育合力,從而讓教育更加有效和高效。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家訪這項老傳統近十年在慢慢的被淡化,當然這也是有一些客觀原因的,比如教師的工作負擔在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也在加重、家長的事物繁忙、學生家庭多元複雜等等,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更多是通過家長會、電話、簡訊或者是少有的幾次個別家長到校諮詢。這樣在無形之中就拉開了師生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使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出現了一些脫節,也就會有家長“拜託各位老師加強管束和教育,小孩只聽老師的話”之類的言語,甚至出現家長不理解教師的教育行為的誤會,從我8年有限的工作經驗來看,其實很多家長是希望自己能教育好小孩但是苦於對小孩的思想了解有限和對小孩在校的表現情況不清楚而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如果此時教師能與家長很好的溝通互相交換信息,不僅能更好的促進教師在學校的教育效果更能讓家長在親職教育中助一臂之力,這樣對學生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位07級學生的親身教育經歷讓我記憶深刻,該生在進校根本沒有敢想考大學直到最終考入一本,這種變化是在其高一下學期6月份一次我與家長的交流後,其家長與我一直保持溝通交流互換學生學習、生活、思想的情況下才得以改變的,中途有其談戀愛、逃學厭學、轉科等等一系列的變故,但後來還是在我和家長理智、平靜的分析和溝通中不斷地引導改善了該生的學習習慣和思想,從而是該生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一經歷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長的期盼心情和聰明才智,也是使我感覺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就感,但是這一切還必須依賴於家訪這一老傳統,當然我認為家訪也不一定是必須到學生家裡去訪問,家訪的核心是教師要與學生、家長保持經常的溝通和交流,現代技術也取代不了面對面地溝通,因為人是有感情的,需要面對面的交流來感化。因此我們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該想盡辦法讓家訪的老傳統煥發新魅力,可以是形式和技術上的改進,但永遠不能脫離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前提和基礎。

2、通過家訪讓家長這隻“手”也動起來

我相信家長都是歡迎我們教師去家訪的,開展“課外訪萬家”活動,對家長也是個觸動,容易在教育中形成合力。前面我已經提到了家訪可以促進學校、家庭、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相互溝通,教育是需要合作的,學校教育的單方面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更大地挖掘親職教育的作用就顯的尤為重要。我校的學生家長應該來說總體素質都是比較高的,家長也都是希望小孩能夠很好地成長和成才,那么我們教師是不是可以通過家訪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思想波動,也能讓家長了解學校教育情況和教師的教育方法理念,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家長這一方面的積極性,讓家長更懂教育更加深入地參與到教育中,使家長在學生的教育中發揮到最大的作用,畢竟家長是學生最親最近的人,也是可以給予學生最多關心、最大影響的人,讓家長們動起來了教師的教育豈不是更輕鬆容易些了。

3、家訪讓學生們也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