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教學工作總結會講話稿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認真總結過去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課程管理有待加強,素質教育推進緩慢。一些學校不能按照國家課程計畫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重考試學科,輕非考試學科。從幾次常規檢查的情況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學科無專職教師屬普遍現象,或專職不專用,一些音體美甚至思品、科學學科教師大多由語數教師兼任,有的學校甚至存在包班現象,非考試科目課堂教學被擠占現象嚴重,導致學科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有的學校只把眼光瞄在幾個尖子生身上,忽視了面向全體的問題。有的學校只把眼光放在考試成績上面,忽視了全面發展的問題,甚至個別學校還有變相編班的問題,這些都有悖於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二是教學質量過程管理有待深化。個別學校還沒有“以教學為中心”的認識高度,學校工作繁忙雜亂、主次不分,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束手無策;一些學校對課堂教學的管理缺乏嚴格的措施和制度,部分教師理念不新,手段陳舊,秩序混亂,知識傳授不清、方法講得不透的問題還存在。有少數學校日常教學過程管理簡單粗放,只注重製定下達教學成績目標,而忽視教育過程的精細管理與科學管理;以教育成績結果作為唯一標準對教師進行簡單評價;不重視教師的情感管理,教師積極性不高。 三是教育質量發展不均衡。各校之間教育質量發展不均衡,有的學校教育質量多年來一直名列前茅,相反有的學校教育質量一直處於後進,有的學校教育質量忽高忽低,很不穩定。學科發展之間存在不均衡,從基礎學科到高中的人文學科特別是文綜成績不夠理想,特別是針對高考改革以後文理不分科的考試模式還沒有研究和應對的有效措施。四是形式主義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對待工作敷衍塞責,應付了事;教案的撰寫自己的思想少,抄襲多;作業批改不落實、分析不到位;對學生學習、生活、思想關注不夠,研究不深;教研活動走過場、不落實,評課議課不敢談問題,不敢觸及深層次的矛盾和不足。 五是教科研力量薄弱,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還有待加強。通過這兩年的建設,全區教學設施硬體水平,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但科研水平與之相比極不對稱,表現在:教師在科研方面的精力投入少;教師論文獲省獎、國家級獎的少,發表的更少;課題立項少,出成果的少;名師也只是止步於課堂的精彩,承擔課題研究、撰寫教研論文、建立工作室的少,專家學者型的教師更少。 清醒地看到問題,反思並下大力氣克服解決這些問題和不足,才能保證我區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才能再造xx教育的輝煌。

三、XX年教學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 XX年是推進xx區“教研年”主題活動開展的重要一年,更是落實 “一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五年創特色”整體思路的關鍵一年。今後一年,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積極發揮名師效應,向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質量。XX年將對全區的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學科中心組成員等進行摸底統計,建立科學的教師專業人才體系,確立一個科學發展的教科研精英團隊培養計畫。通過名師課堂展示、名師結對帶徒弟等形式,積極發揮各級教學名師作用,實現名師引領,全員教研,打造優質師資隊伍的工作目標。同時對確定的青年名優教師培養對象,定目標、壓擔子,強化細化培養過程,促進他們儘快成長。 二是堅持教學常抓常新,向科學的教學管理要效益。繼續抓好聽課制度的落實,抓好細節管理,採取定期全面檢查和不定期專項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學校的教學管理過程和教師落實聽課、備課、上課、作業批改等常規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視導檢查;學校在落實聽課制度上要真正沉下去,貼上去,關鍵是發揮教研組、備課組作用,要梳理課堂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選取突破點內化上升到校本課題研究的高度進行周期研究,達到真正解決問題,打造學校教學內涵特色。針對信息化教學逐漸普及後的現代教學模式,學校在教學管理方式、教學常規落實等方面面臨新的挑戰,一定要變革完善原有方法、模式才能避免管理形式化、落後化的僵局,這一方面教研室的同志同樣要思考如何跟進的方法。 三是加強課堂改革的研究,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依託省級課題《xx區課堂教學行動研究》,力爭在教學成果、課堂教學行動研究、課題研究、論文撰寫、教研工作室建立等方面有大的突破。落實好“教研年”主題活動中“六個一”工程,引導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探索切實可行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特色課堂教學模式是教研年三大主題之一,學校要引領教師更多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體驗,強調學生參與及知識主動構建,使課堂成為主動探索、自主構建的過程,課堂要讓學生、教師成為學習共同體。這是理念,也是要求,更是方向,堅持下去才能是特色。明年上學期兩項重點工作一是組織舉辦好全區課堂教學改革優秀課堂教學模式經驗交流會,二是落實好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工程,爭取向省市推出一批教學名師、優質好課。 四是進一步加強課程管理,提高素質教育成果。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按部頒要求進行課程管理;著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實踐能力與健全的人格;注重研究提高科學、思品、歷史、地理等人文學科成績的方法,關注學生綜合素養形成並打好基礎,為高考改革做好鋪墊工作。 五是紮實推進教育信息化,開展好電教與學科科學整合研究。加強教育技術裝備研究和使用,充分利用與移動公司推進教育信息化框架協定提供的教育雲平台,全省基礎教育資源庫,xx教研網、全區教師課件資源庫;藉助班班通、電子書包等現代教育設施與技術,以信息化促進教學創新,在教學環境、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四方面創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重視實驗課,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聯繫生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音、體、美、計學科等教育裝備使用率,發揮圖書育人效果。 六是繼續鞏固和擴大教學結對幫扶成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今年的教學結對幫扶工作,讓我們找到了一條推進xx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路子,我們要認真總結,創新思路,擴大成效,進一步挖掘區內校際結對幫扶、鄉鎮內校際結對合作、片區內聯校合作的空間,抓好班子蹲點、學科教研員聯繫制度,落實名師帶徒弟、層層有落實有提高的各種結對方式,加強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互補,達到均衡發展、共同提高的目標。同時也鼓勵支持學校與區外名校開展手拉手結對活動,採取“走出去、引進來”模式,擴大和提升我區教學結對成效。 各位校長、同志們,xx教育的發展和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回顧過去,優異的成績凝結著我們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展望末來,我們信心百倍。今年花勝去年紅,料得明年花更紅。我堅信我們xx教育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合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