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督查自查匯報發言

各位領導、專家:

大家好!

xx鎮位於中江縣城西南面,距縣城24公里,距成都76公里,與金堂縣接壤,是成都市南入川東丘陵地區的第一重鎮。。轄22個村,1個社區,253個生產合作社,總人口46046 人,其中農業人口 42795  人。

全鎮有學校3所,其中國中1所,中心國小、國小分校各1所,現有在校學生  3098 人,其中國中生1211  人,小學生1887人。中國小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完成率均達到要求,高標準掃盲早已驗收合格,杜絕了新文盲的產生。在職教職工 212 人,其中專任教師 206 人,國中教師 80 人,國小教師 126 人,職員 0 人,工人 6人。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縣教育局直接指導和關心下,我鎮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精神,不斷努力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學校進一步明確了辦學目標,端正了辦學方向,各項規章制度日趨完善,內部管理體制進一步規範,學校素質教育碩果纍纍,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完善,綜合辦學實力逐步提高,並認真貫徹上級有關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的檔案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成立了各種崗位的領導小組,專人負責,層層落實,並要求各部門之間、各成員之間既分工又合作,緊密聯繫,及時溝通,積極協作,提高效率,我們從認識和實踐中尋找差距與不足,落實各項整改措施,真正做到邊評邊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體匯報如下:

一、提高認識,明確職責,狠抓落實,不折不扣做好防流控輟工作,切實控制學生流失率。

由於我鎮是以農業農村經濟為主,工業還處在迅速發展的起步階段,所以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學生多,同時受到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潮的衝擊,加上當地的一部分人思想保守,觀念陳舊,對自己孩子的求學漠不關心,不支持,甚至還有的把正在上學的孩子拉下來,帶出去打工掙錢,因此,防流控輟壓力大,任務重,但是我們深知:“普九”是義務教育法賦予基礎教育的法定要求,“防流控輟”是“普九”工作中的根本工作任務,“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是我們防流控輟工作的奮鬥目標,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為了確保貧困生、留守兒童正常上學,防止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輟學流向社會,我鎮未雨繆綢,精心組織、多措並舉“防輟控流”,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

(1)、提高認識,成立防流控輟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明確目標。

在全面分析中國小學生的特點,總結過去“防輟控流”工作的基礎上,學校明確提出“加大學校防輟控流工作力度”的目標,加強管理,強化措施,深入家庭,及時把握動態,積極構建我校“防輟控流”工作體系,並重點對貧困家庭和留守兒童進行重點工作跟蹤,確保服務半徑內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思路。鎮政府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政府分管副鎮長、中心校校長為副組長,副校長、主任、副主任為成員的防流控輟領導小組,新學期教師返校工作會上,學校對“防輟控流”工作作出統一布署,要求行政、級組、班主任包乾、全體教師主動參與,定人定責,明確學校、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在治理防流控輟工作上的責任,實行目標責任制。突出落實好教師的責任,兌現獎懲,把防流控輟工作作為保證學校生存和發展的自覺行為,確保全年流失率不超過1.5%的目標。

(2),轉變人才觀,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

作為教育主陣地的學校,改變過去對學生只憑分數評判學生優劣的評價體系,轉變教育觀念,轉變人才觀,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特別是對於那些文化知識學習不好,而有其它特長的同學,學校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加以培養。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以愛心留住學生。對學生的教育中大力提倡“四多”,即:“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尊重,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賞識”,使他們的心靈真正與老師產生共鳴,從而有效杜絕他們輟學的念頭。以信心鼓勵學生。學校增設學生進步獎,每學期期中期末,在表彰優秀學生的同時,公開表彰進步大的學生,讓後進生看到希望,增強信心。以“樂”心吸住學生。我們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特長與才藝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讓每個學生都具備一分成就感。這一學期,學校舉辦了足球、籃球、桌球、廣播操等比賽,舉辦了學生美術作品展覽,籌辦元旦文藝匯演等,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一些成績差但有特長的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快樂,讓每一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有收穫、有進步,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特長,使他們樹立完成國中學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