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小銜接活動中的講話稿

各位爸爸媽媽:

下午好!感謝新惠幼稚園的領導給了我這個機會,能跟在座的爸爸媽媽們一起聊一聊孩子的親職教育、幼升小的入學準備和入學政策的話題。

首先,分享一點我作為一個母親,在兒子的親職教育方面的經歷和感悟。在大家看來,我是一位老師,也許你會據此推想,似乎我也應該是一位比較出色的家長,但是說老實話,作為一位母親,我對親職教育重要作用的領悟卻是比較晚的,正因為沒有及時認識到親職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曾經一度體驗到失敗和愧對兒子的感覺。

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由於一些不可預知的原因,我兒子早產了一個月,小時候體質很差,經常在各大醫院之間來回奔波,吃了很多苦。其次,產假過後,我連續兩年都在畢業班任教。當然,教畢業班確實忙,但最關鍵的是自己主觀上對親職教育,尤其是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缺少必要的認識,所以只顧自己埋頭工作,把兒子交給了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自己很少去過問,很少與他有情感和語言上的交流,也很少帶他出去見識大自然,接觸人群,以至於孩子到幼稚園報到時,老師跟他說國語,他居然聽不懂,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用國語與他交流過。到了幼稚園以後,兒子的問題暴露得就更多了:不能獨自安靜地入睡,喜歡趴在地上,上課、做事情很不專心等等。最突出的是性格很內向,不善於與人交往。在接送他的時候,讓他跟老師打個招呼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這樣的現實讓我不得不反思和檢討自己對孩子早期教育的忽視,在幼稚園老師的引薦下,我開始閱讀一些有關親職教育方面的書,知道其實0—3歲是孩子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時期,此時的教育對他們智力的開發,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是,當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兒子這段“黃金教育期”。當時,我最真實的想法是:這個社會上做什麼工作都需要經過上崗培訓,為什麼做父母這么重要的工作,卻沒有上崗培訓呢?

抱著“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想法,我開始了作為一個媽媽的學習,除了閱讀有關親職教育方面的書籍、雜誌,吸收其他家長的經驗和教訓以外,對於自己的兒子,也進行了全方位的關注和補救。但孩子自小養成的一些壞習慣要想在短時間內得到徹底扭轉,是非常艱難的,這不僅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和孩子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改進教育方式,因為只有在父母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才能發現並肯定孩子每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才能包容孩子很多壞毛病的反彈,並繼續給予孩子支持的力量,幫助他堅持不懈,養成一個個好習慣,來替代原來的壞習慣。另外,在接受新知識和遵守紀律方面,早產的孩子小時候的確會欠缺一些,這是我通過在教育學生和輔導兒子的實踐中,獲得的認識。今天,我把這點認識傳遞給在座的爸爸媽媽,也希望給家裡有早產孩子的爸爸媽媽一點思想準備。這不是孩子努力不夠,的確是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影響了他,希望保持良好的心態。不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早產帶來的不利因素會逐年減少。

我在教育自己兒子過程中的真實經歷和體驗,讓我感覺到:做老師的,不等於會做父母,而且我更深切的體會是——對於孩子來說,其實“父母”這個角色比“老師”的角色更重要,因為老師關注的往往是大多數,做不到每一個;而如何做好父母,也遠比如何做好老師更難。

因此我認為: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國小,作為孩子本身,的確需要有一些思想上、心理上、行為習慣上的準備,但需要準備的絕不僅僅是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就是說,我們每一位父母都必須和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成長,孩子才能發展得更健康。這樣說的意思並不是指家長要跟孩子一起去學習漢語拼音、加減乘除等書本上的知識(如果你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需要學習,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學習,但這頂多只是家長需要學習的一小部分),我的意思更多的是想表達:作為家長,需要不斷學習科學教育孩子的理念、方式和方法,並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更新理念和方式方法。因為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比如,孩子在低年級時,會面臨如何適應國小生活、如何在一個新的集體中,與新同學友好相處等問題;在中年級時,會面臨如何抵抗電視、電腦、手機等的誘惑,如何保持學習興趣,如何應對逐漸加深的學科知識等問題;孩子進入高年級後,你會發現,他們不願意聽你說話了,有事沒事總喜歡跟你對著幹,還動不動就嚷著要離家出走等。所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會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將會面臨如何去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