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心得: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教育發展

第二,要統籌教育與人的協調發展。長期以來,我們在如何發揮教育的功能方面,更多的是強調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相對忽略了教育對於人的個性發展、精神需求等方面的作用。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是應試教育傾向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近十年來,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從總體上看,素質教育在實踐領域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統籌教育與人的協調發展,就要求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打破把人單純作為工具來培養的傳統教育模式,使教育回歸到讓受教育者獲得知識與能力,形成現代公民意識,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上來。特別是加強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不斷改革農村教育體系,發展多樣化的農村教育形式,逐步提高農村教育層次,不斷增加農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機會。

第三,要統籌城鄉教育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城鄉教育、區域教育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第四,要統籌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協調發展。從世界教育發展的情況看,辦學主體多元化已經成為適應人們對教育選擇的多樣化需求的一種普遍趨勢。在我國,隨著《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相繼出台,民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確,民辦教育迅速發展壯大。民辦教育辦學機制比較靈活,有利於激發教育活力。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工作措施上切實做到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一視同仁”,儘量為民辦教育創造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引導、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進一步加快發展。

第五,要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許多同志把工作重心放在“普九”鞏固提高上,這是對的,“普九”毫無疑問要抓實、抓好、抓到位。但同時其他類型的教育也要下功夫抓好。不然,農村教育發展就會出現缺陷,從而影響整個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六,要統籌教育發展規模、速度、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必須堅持以發展為主題,加快農村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努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民眾對教育的需求,科學把握髮展速度和節奏。其次,要在積極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大力加強薄弱學校建設,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現在有的縣大量舉債建設一所高中,一味地把一中或示範性高中做大做強,我覺得這種方式並不妥當。在普及高中教育階段的過程中,政府追求的是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均衡的教育質量。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儘量為人民民眾提供均衡、公平的教育,而不要將高中教育水平差距人為拉得太大。要努力提升薄弱學校的師資水平和辦學實力,努力縮國小校之間的差距。三是要按照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辦學效益。教育發展也要講投入與產出,講效益。與經濟不同之處在於教育的社會效益比經濟效益更重要。當前教育效益不高的問題仍然存在,如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教育經費浪費等。因此,要繼續積極穩妥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提高教育資源使用效益。同時,要嚴格教育經費管理,努力把有限的錢用在刀刃上,切實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經濟社會背景與要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當前我們加快農村教育發展既面臨新的、不可多得的機遇,又面臨著繁重的任務和巨大的挑戰;在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認識、正確把握我縣農村教育面臨的新形勢,必將使我縣教育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