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總結

(一)進一步確定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教育理念

一是樹立了更加重視全面發展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為目標,加快推進素質教育。二是樹立了更加重視均衡發展的理念,注重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各類教育之間的統籌協調發展,不斷縮小差距,逐步實現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三是樹立了更加重視內涵發展的理念,把著眼點放在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上,特別要重視高等院校的提檔升級,職業教育的特色和技能培育。四是樹立了更加重視安全發展的理念,加強師生安全、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辦人民民眾滿意的教育。五是樹立了更加重視創新發展的理念,以更高的標準、全新的視角、創新的意識,進一步謀劃推動教育體制、機制和實踐創新,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制定了與科學發展示範區建設相適應的教育發展規劃

在科學發展觀理論指導下,我們對當前教育教學工作和未來發展規劃中不切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方面進行了修訂,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確立起了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教育發展規劃。

1、以均衡發展為主線,高質量、高水平普及15年基礎教育

以義務教育為重點,全力推進15年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提高人民民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2010年,國小、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分別達到99.9%、99.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3.5%以上。

(1)加快實施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到2010年,全市國小、國中校均人數分別達到300人和900人以上。

(2)實施農村中國小陳舊校舍改造工程。每年改造10萬平方米,逐步消除磚木結構陳舊校舍。

(3)實施“校校網”、“班班通”工程。到2010年,城市、農村中國小“校校網”學校分別達到100%和60%,“班班通”學校分別達到100%和50%。

(4)進一步完善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工程。實施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進教室、進課堂、進教學”工程,到2010年,使國小50%和中學100%的學校現代教育設備和信息技術廣泛運用到教育教學。

(5)推進國家、省、市級示範性高中的創建。到2010年,全市創建國家級示範校1—2所,30萬以上人口的縣(市)區擁有2所以上省級示範性高中,全市85%以上的高中生都能享受到優質高中資源。

(6)逐步建立以省級示範園為龍頭,一類園為主體,優質社會力量辦園為補充的學前教育體系。到2010年,每縣(市)區擁有2所以上省級示範園,80%以上的鄉鎮中心園達到省一類園標準。

2、面向區域經濟、面向“三農”、面向曹妃甸,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緊緊圍繞建設新##和科學發展示範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到2010年,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總規模保持在10萬人左右,新增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培訓比例達到95%以上,積極構建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結構合理、靈活開放、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1)加大資源整合和最佳化配置。加強示範性職業院校建設,到2010年,有1¬至2所學校進入全國100所示範性院校行列,5所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1000所示範性學校行列。力爭5所以上職教中心進入國家重點扶持的1000所、省里重點扶持的100所示範性縣級職教中心行列。

(2)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到2010年,全市要建成3個裝備水平較高、資源共享的區域性綜合實訓基地和15個專業性實訓基地。

(3)大力實施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積極與行業和企業實施人才培養的“對接”,實行“訂單培養”,力爭到2010年,全市培養3萬名高級技術人才,5萬名中級技術人才,12萬名初級技術人才。

(4)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用人才培訓和再就業培訓。到2010年,完成對73萬名農村轉移勞動力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為每個村培養2至5名中級實用人才,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達到300萬人次;實施城鎮職工再就業培訓100萬人次。

3、以內涵發展為核心,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等教育體系

積極推進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構建具有##特色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力爭到2010年,全市碩士點達到60個,博士點達到2個;到2024年,建成1—2所綜合性大學,把河北理工大學建成國內一流大學,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達到6萬人,全日制學生總數達到12萬人。

(1)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的提檔晉級。推動河北理工大學、華北煤炭醫學院博士點的申報,特別是河北理工大學年內要有突破,力爭申辦成功;做好華北煤炭醫學院、##師範學院、##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水平評估,確保順利通過;加快五所高職院校、三所師院分校發展謀劃,拿出方案,適時組織實施。加強督導,推動各高校新校區項目建設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