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契約管理制度範本

第十四條(契約中止)由於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由於法定或者約定的原因,公司和員工可在一定時間內相互不承擔契約約定的權利和義務,若契約中止期間,契約期滿的,契約終止。

第十五條(契約解除)

1、協商解除。在勞動契約履行過程中,公司和員工雙方都認為繼續履行契約已沒有必要時,無論誰先提出解除,只要達成一致意見,勞動契約即可解除,但員工一方主動提出,則不予經濟補償。

2、公司解除。公司可因員工的非過失原因(停工醫療期滿、無法勝任工作)和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可提前三十天通知解除勞動契約,也可以因員工過失(不符合錄用條件、嚴重違規違紀)隨時解除勞動契約。

3、員工解除。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契約,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公司,在試用期內或公司確有違規和未履行約定條件時,可隨時解除勞動契約。

第十六條(契約終止)勞動契約期滿、勞動契約主體資格喪失或在客觀上已無法履行契約的情況下,勞動契約可以終止。

第十七條(契約順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應當對員工採取特殊保護期間(停工醫療期內、女工“三期”內),公司將不終止勞動契約,直至這些情形結束。

第四章 經濟補償與違約責任

第十八條(經濟補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公司對下列解除或終止勞動契約的員工給予經濟補償:

1、公司提出並經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契約的;

2、員工因公司的違規行為而提出解除勞動契約的;

3、員工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後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4、員工在停工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工作的;

5、因公司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轉產、搬遷、技術改造、兼併、分立等),致原契約無法履行又不能協商一致變更,或者公司確需依法裁員的。

第十九條(補償標準)

1、給付標準。按照員工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給予相當於本人一個月工資性收入的補償金,對於停工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正常工作的員工,另外給予本人六個月工資性收入的醫療補助費。

2、計算標準。計發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的月工資性收入,按員工解除勞動契約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性收入計算。

第二十條(法律責任)因主觀上有過錯,導致勞動契約無效或部分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違反勞動契約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一條(勞動爭議)公司與員工因勞動權利和義務產生分歧引起爭議的,依照勞動法的規定,通過協商解決、申請調解、仲裁直至提起訴訟方式解決。

第五章 勞動契約管理

第二十二條(制度管理)在公司內部公開明示本管理制度,並進行宣傳教育,定期監督檢查。公司堅持以本制度來規範公司的勞動契約管理行為,保證全面履行勞動契約。

第二十三條(操作實務)公司按以下操作程式和書面手續辦理勞動契約的簽訂、續訂、變更、解除、終止:

1、訂立。公司自招用員工之日起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契約,並根據規定送政府勞動行政部門鑑證。勞動契約雙方各執一份。

2、解除。公司與員工解除勞動契約的,應下達《解除勞動契約通知書》,明確實施解除勞動契約的時間,並送達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