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權利是什麼?

一、

答:(一)畢業生在整個畢業擇業過程中的權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獲取信息權。就業信息是畢業生擇業成功的前提和關鍵,只有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礎上,才能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用人單位。畢業生獲取信息權,應包括三方面含義:①信息公開,即所有用人信息向全體畢業生公開,如上海市巳建立高校畢業生需求登記制度,凡需錄用高校畢業生的用人單位,須到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和有關高校辦理信息登記,由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通過高校向畢業生髮布用人需求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截留需求信息。②信息及時,也就是畢業生獲取的信息必須是及時、有效,而不能將過時無利用價值的信息傳遞給畢業生。③信息全面,畢業生有權獲得準確、全面的就業信息,以便對用人單位有全面的了解,從而作出符合自身要求的選擇,而不是盲目的。

2.接受就業指導權。學生有權從學校接受就業指導,學校應成立專門機構,安排專門人員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包括向畢業生宣傳國家關於畢業生就業的有關方針、政策;對畢業生進行擇業技巧的指導;引導畢業生根據國家、社會需要,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進行擇業,使畢業生通過接受就業指導,準確定位,合理擇業。當然,隨著畢業生就業完全市場化,畢業生也將由從學校接受就業指導而轉為主動到市場尋求和接受一些有益的社會上合法機構的就業指導。

3.被推薦權。高等學校在就業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歷年工作經驗證明,學校的推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取捨。畢業生享有被推薦權包含這樣幾方面內容:①如實推薦,即高校在對畢業生進行推薦時,應實事求是,根據畢業生本人的實際情況向用人單位進行介紹、推薦。不能故意貶低或隨意捧高對畢業生在校表現的評價。②公正推薦,學校對畢業生進行推薦應做到公平、公正,應給每一位畢業生以就業推薦的機會,不能厚此薄彼。公正推薦是學校的基本責任,也是畢業生享有的最基本的權益。③擇優推薦,學校根據畢業生的在校表現,在公正、公開的基礎上,還應擇優推薦,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也應堅持擇優標準。真正體現優生優用、人盡其才。這樣才能調動廣大畢業生和在校生學習的積極性。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只能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來取勝。

4.選擇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實行招生並軌改革的高校畢業生在國家就業方針、政策指導下自主擇業。畢業生只要符合國家的就業方針和政策,可以自主地選擇用人單位,學校、其他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干涉。任何將個人意志強加給畢業生,強令畢業生到某單位的行為是侵犯畢業生選擇權行為。畢業生可結合自身情況自主與用人單位協商,要求學校予以推薦,直至簽訂就業協定。

5.公平待遇權。用人單位在錄用畢業生的過程中,也應公正、公平,一視同仁。但在當前,畢業生的公平待遇權受到很大的衝擊,也最為畢業生所擔憂。由於各項配套措施滯後,完全開放公平的就業市場尚未真正形成,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還不同程度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如女生就業難仍然是困擾女畢業生就業的一大問題。公平受錄用權是畢業生最為迫切需要得到維護的權益。

6.違約及求償權。畢業生、用人單位簽訂協定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毀約。如用人單位無故要求解約,畢業生有權要求對方嚴格履行就業協定,否則用人單位應對畢業生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畢業生有權利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補償。

7.畢業生有在擇業期(兩年)內將其檔案、戶口在校保留兩年的權利。畢業生如在畢業當年未能找到工作,或只是找到非正規就業單位,其有權在畢業後兩年內將檔案、戶口在校保留。期滿學校無義務為其保存。

8.畢業生有國家和省規定的與就業有關的其他權利。

(二)畢業生針對被錄用單位的主要權利表現在:

1.有要求用人單位履行協定接收畢業生的權利。協定書是國家專用於畢業生就業的正式文本,具有法律效力。雙方一旦簽約,就有義務嚴格履行協定,不得無故進行更改。用人單位必須依照協定接收畢業生,並妥善安排畢業生的工作,提供相應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以保證畢業生的正常工作。

2.有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規定提供各種勞動保障的權利。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後應簽訂勞動契約。《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福利規定的洽談勞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