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多重買賣

所謂的多重買賣,是指出賣人就同一項財產的出賣訂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買賣契約,形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買賣債權債務關係,這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債權債務關係在內容上相互重疊。

多重買賣的行為絕對是對市場經濟主體信用的考驗,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直接傷害,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飛速、健康發展的極大危害。

但是,我國法律對此卻一直缺乏應有的規範限制,新的《契約法》也沒有詳細條款對此設定調整,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因多重買賣而產生的契約效力如何確定;買受人的撤銷權;就已向他人轉移所有權的同一標的物再行買賣行為的法律性質;與他人訂立買賣契約後又將標的物轉移給第三人的情況;多重買賣契約債權債務的履行及相應的損害責任賠償;對於多重買賣契約中出賣人或其他買受人的具體法律責任應如何確定等一系列問題,尚需在今後的司法理論中確立,司法實務中解決。

一、多重買賣契約的效力問題

多重買賣行為中數個契約的效力應如何確定,在長久的司法實踐中因為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指導,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應當以契約訂立的先後為依據確定契約的效力,同時還有對於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買賣行為以登記與否確定契約的效力。筆者認為,買賣契約屬於債權契約,在債法理論中,上述觀點顯然並不成熟。這是因為:

1.買賣契約屬於諾成性契約,只要買賣契約的標的物非法律禁止交易的物品,一經買賣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並依法生效。對於多重買賣行為中每一個單獨的買賣契約,也都不例外。

2.買賣契約屬於債權債務契約,出賣人對於買受人的交付行為不符合買賣契約的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當然包括交付不能的情況。同理,在多重買賣契約中,出賣人因向某一買受人交付了標的物,而對其他買受人不能履行時,該買受人可以根據《契約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要求出賣人承擔履行契約不能的違約責任。

3.在多重買賣行為中,出賣人隱瞞了與訂立契約相關的重要事實,根據《契約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當屬於欺詐,買賣契約的效力待定,受欺詐方可根據《契約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買賣契約。若其中一個買賣契約得以撤銷,則該買賣契約自始不發生效力。當然,若受欺詐方未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該契約,則多重買賣中的多個買賣契約均為有效的契約。另外,如果從受欺詐的買受人的利益角度考慮,選擇讓被欺詐的買賣契約有效比申請撤銷該買賣契約更為有利。

所以說,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與兩人或多人訂立的多重買賣契約,均可以為有效的買賣契約。

二、多重買賣契約的履行

要分析如何履行多重買賣契約,應當分別幾種情況。

首先,多重買賣契約的各個買賣契約均尚未實際履行的。出賣人可以自由選擇某一買受人履行契約的交付義務,但同時,其他買受人可依《契約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以履行契約違約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其他買受人也可依《契約法》第九十四條規定請求解除契約,並就契約未履行遭受的損失向出賣人要求賠償。

其次,如果出賣人已將買賣標的物之所有權轉移給前買受人的。則此時,出賣人與後買受人訂立買賣契約實際是處分沒有所有權的財產,買賣契約無法履行,後買受人可以申請撤銷該買賣契約,也可以依據生效的契約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再次,如果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於後買受人。前買受人不得以與出賣人訂立的買賣契約已生效為由向人民法院請求主張該轉移所有權的行為無效,但前買受人可以向出賣人主張承擔契約違約責任。

三、多重買賣契約中的侵權行為

首先在一般情況下,由於出賣人自身原因不履行契約,造成買受人無法達到訂立契約買賣標的物的目的的,並不構成侵權行為,出賣人僅承擔契約的違約責任。多個買賣契約均為有效契約,當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某一買受人,而無法交付給其他買受人時,其他買受人並不能以債權侵權為由提起訴訟。因為債權侵權的行為人僅限於買賣契約債權債務關係人之外的第三人,債務人本身無法成為侵權人。即使契約是因為出賣人的行為而造成無法履行的,同時出賣人也有侵害債權的故意,也只能視為一種違約行為。

究竟何種行為屬於多重買賣中的侵權行為,在理論上尚沒有準確的界定。前輩學者探討此類問題也多為描述具體案情,確認為多重買賣中的侵權行為。較為典型的如:

1.在多重買賣中,如果後買受人故意以妨害前買受人取得所有權而從事買賣行為時,可以對前買受人的債權構成侵害,前買受人可以依侵權行為的規定而要求後買受人賠償損失、返還財產。

2.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為多重買賣,爾後買約已經發生物權關係時,前買受人不得請求主張後買約無效,對於出賣人僅得請求損害賠償,不得請求為轉移該物所有權之行為。如前買受人強行占有該物,剝奪後買受人已經取得的所有權,構成侵權行為。

3.出賣人為多重買賣,對前買受人已為占有改定,後復將其物出賣與後買受人,並為現實交付,此時,前買受人因占有改定取得所有權,第二次出賣該物,為無權處分。如前買受人嗣後其物被追奪,則得基於侵權行為之規定,對於出賣人請求賠償或返還。

4.在多重買賣中,如果出賣人與後買受人惡意串通,故意以第二次買賣的方式加損害於前買受人,則構成共同侵權行為。

由此可以看出,多重買賣中的侵權行為多有如下特徵:

1.須以多重買賣為發生侵權行為的前提條件。

2.這種侵權行為以財產權為侵害客體,包括所有權和債權。對於其他無法買賣的財產權,如典權、抵押權、智慧財產權等,或者人身權,不能成為多重買賣中侵權行為的侵害客體。

3.這種侵權行為是一種非典型的侵權行為。具體表現在:一、它實際上包含了兩種侵權行為,即侵害所有權的侵權行為和侵害債權的侵權行為,具有侵害客體多樣化的特點。二、它的行為人並非固定,而是在多重買賣中的任何一個主體都可能構成侵權行為人,具有侵權行為主體複雜化的特點。三、侵權行為的具體方式多樣化,侵奪、搶先登記、另定買賣關係等,均可構成,具有行為方式不規範的特點。

因此,多重買賣中的侵權行為,是指在出賣人將同一標的物先後出賣給兩個以上的買受人,其中一方依其中一項買賣關係的存在為依據,非法侵占該項財產,或者以侵害一方買受人的債權為目的,另定與該項債權相重合的買賣關係,而使作為一方買受人的所有權人或債權人的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

四、多重買賣契約的法律責任確定

構成多重買賣關係,出賣人如何履行重合的債務,由出賣人自行選擇。這是基於買賣的自由權決定的。出賣人作為債務人,可以先履行前一買賣關係債務,也可以先履行後一買賣關係債務,還可以就各個買賣關係均為部分履行(以履行標的物可以分割為前提)。就此,未受清償的債權人可以向債務人主張其承擔違約責任,但不得主張債務人的履行行為無效。

而判斷數個買賣關係為有效履行的標準,為物權公示原則所規定的物權轉移公示形式所決定,即動產的公示方式為交付,不動產的公示方式為登記,並依此而發生所有權轉移。所以,先受交付或者先為登記的債權人,取得該項買賣的財產的所有權,第二買受人於契約訂立時,縱然知其給付之物已為其他買賣之標的,然而基於其買賣的自由權,仍不妨礙其先於第一買受人而受交付或為登記,並不因其知有第一買受人之債權並欲侵害之為目的。但由於明知的故意,使自己受交付或為登記的行為,來妨害第一買賣關係之履行,則可構成侵權行為。

在多重買賣關係中出賣人為一方履行之後,必有一方買受人的債權不能實現,或者在各個買賣契約均部分履行後,各個債權人均尚存部分債權不能實現。先來說後一種情況,由於出賣人履行的過程較為公平,故各個買受人均可向出讓人請求承擔債務不完全履行的責任,大致不會出現嚴重的爭執。而對於前一種情況,部分買受人的債權受侵害的救濟方法,主要是向出賣人請求違約損害賠償,或者請求繼續履行,當繼續履行已無可能時,則只能請求損害賠償。在出賣人一方,雖然享有買賣的自由權,然而其簽訂的契約均為有效契約,均負履行義務,出賣人選擇其中一個買賣關係履行,對另一買賣關係拒絕履行,則當然應承擔違約責任。

在出賣人與後買受人串通,以侵害前買受人即買賣契約關係債權人的債權為目的,而為第二買賣關係並且實際交付或登記時,應當構成債權人撤銷權。該債權人撤銷權是指,債務人的積極處分財產行為害及債權人債權時,債權人對債務人的無償處分行為,或者對債務人與受讓人具有惡意的有償處分行為,皆可行使撤銷權,撤銷債務人與他人的財產處分行為。買賣行為是有償行為,債務人與後買受人以侵害前買受人的債權為目的,即具有共同故意,在此情形下,前買受人可依債權人撤銷權予以救濟。此種情況構成債權人撤銷權與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競合,應當任由債權人依其意思選擇具體的救濟方法。

多重買賣中由於侵權行為而造成民事責任的具體賠償,應當依據侵權行為法的一般賠償規則進行,並沒有特別的規則。

多重買賣中侵害所有權的侵權行為的賠償,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117條的規定進行。一是侵占買賣契約標的物的,首先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應當折價賠償,將其損壞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這在多重買賣侵權行為中是使用較多的賠償方法;二是因侵占買賣契約標的物或者損壞買賣契約標的物造成受害人其他重大損失的,即造成間接損失的,對這種間接損失也應當予以賠償。例如由於債權人向法院起訴而造成的律師費、差旅費等,應當予以賠償。

對多重買賣中侵害債權的侵權行為的賠償,主要是賠償債權損害所造成的間接損失。這種間接損失是受害人債權受到損害所造成的可得利益損失,就是受害人在正常情況下實現債權所能得到的預期利益,由於加害人侵害債權而使這種利益喪失。賠償這種間接損失,應當有充分的依據,避免造成不合理的賠償或者賠償不足的問題。造成財產直接損失的,也應當對這種直接損失予以全部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