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業局工作計畫

(五)實施農業信息化“五有”標準建設示範項目。建設具有安全穩定的信息網路平台、能滿足區域套用服務的數據中心、相適應的信息化隊伍、3-5項實質性的信息服務內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標,著力改善鄉、村信息服務薄弱狀況。

(六)實施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建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

五、抓五新示範培訓促推廣

農業“五新”示範工程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途徑。要圍繞我縣農業特色與優勢,通過整合項目資金,建設示範區,實行“五新”綜合集成組裝配套,採取“專家組+示範片+農戶”的技術跟蹤指導服務模式,組織省市專家及當地農技幹部,在生產關鍵季節開展巡迴培訓和指導活動,認真總結經驗,召開“五新”推廣現場會,注重典型示範,提高“五新”推廣輻射和帶動能力。年,實施農作物新品種示範工程,推廣優質、專用、高效新品種60個,無公害、循環利用、節本增效新技術12項,高效專用新肥料12種,高效低毒低殘留生物新農藥10種,建立糧食高產創建、柑桔標準化栽培、柑桔黃龍病防控、食用菌代用料栽培及標準化栽培、工廠化栽培食用菌、再生稻、大棚蔬菜、紫雲英、油菜等示範,核心示範8萬畝,輻射推廣30萬畝以上。

六、抓農業綜合執法保全全

農業安全事關重民生,責任重於泰山,必須堅持防控為先的理念,確保不發生重大植物疫情,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安全事故。

(一)切實加強作物病蟲害防控。大力推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認真開展植物病蟲害監測、預警,推廣農作物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加強專業化防治隊伍建設,重點加強對水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桔小實蠅和柑桔黃龍病、稻水象甲等的監控、檢疫和防治。加強苗木產地檢疫和果品調運檢疫。

(二)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按照省農業廳關於《省年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方案》的部署,明確責任,強化措施,認真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和種植業產品專項整治。加強種子、農藥、肥料市場巡查,開展農資產品質量抽查、標籤標識檢查,杜絕經營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行為,嚴厲查處違法經營假劣農資案件,強化源頭治理,確保農業投入品安全。建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對超市,農貿市場,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生產基地開展經常性檢查,特別要加強對認證產品的監管。積極推行生產檔案管理、投入品使用記錄等追溯制度。加大農藥科學使用知識的宣傳培訓力度,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指導農民合理用藥。

七、抓深化農村改革促穩定

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積極與縣組織部門、監察部門配合,做好全縣農村財務網路監控,規範村賬託管、村級賬戶集中管理和農村財務公開,開展日常審計工作,加強督促整改。落實惠農政策,加強項目管理,強化跟蹤監管,防止非法截留、挪用補貼資金,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給予農民的實惠不縮水。繼續開展農民負擔專項治理和檢查,落實減負“四項制度”,加大力度查處涉農負擔案件,做好農民信訪工作,協助解決農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維護農民的承包經營權,抓緊做好土地延包後續完善工作,探索並建立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積極培育土地流轉市場,建立健全流轉規則,促進土地流轉平穩健康有序,促進我縣農業產業規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