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農業局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xx屆三中全會為指針,圍繞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打造都市創匯農業基地的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以集約型、科技型、生態型、加工型、外向型為發展方向,著力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穩步推進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完善農業公共體系,實現“產業發展上檔次、品牌拓展有新績、自主創新求突破、完善職能強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實現農業總產值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農產品加工總值增長10%;農產品出口交貨值增長10%;土地規模經營面積新增1萬畝。

三、工作內容

(一)推進基礎工程建設,提升產業發展檔次

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在種植業,積極發展糧油生產,穩定毛豆、大白菜等傳統蔬菜品種,穩步擴大花椰菜、甘藍等特色“超市”、創匯蔬菜品種;在林業,穩定果樹面積,繼續最佳化楊梅、梨、葡萄、桃等主導產業品種結構,擴大無性系良種茶葉的種植比例,積極發展彩葉樹種、耐鹽樹種和適於長江流域生長的常綠樹種;在畜牧業,重點發展獺兔、長毛兔、蜜蜂等特色優勢畜產品,穩步發展生豬、家禽等傳統養殖業;在漁業,穩定南美白對蝦養殖,發展紫菜等新興養殖產業。積極引進漠斑牙鮃等優新品種,調整最佳化傳統養殖品種。

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推進主要農產品生產標準制訂和生產模式圖的製作套用,實施農業標準化的種養品種爭取達到20個,示範套用面積25萬畝次。推動農業技術的綜合配套和集成套用,在種植業,繼續加強性信息素、殺蟲燈、黃板粘卡等生態防治技術推廣,積極開展糧油、蔬菜瓜果的高產示範;在林業,推廣果實套袋、疏花疏果、矮化開心修剪、增施有機肥等實用技術;在畜牧業,圍繞畜禽污染綜合治理和畜禽病害生物防治,加快畜禽生態養殖技術套用;在漁業,積極推廣節能、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建立健全水產養殖標準化體系,重點推廣底沖氣增氧、南美白對蝦大棚二茬養殖等技術。大力推進沃土工程,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實施全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縣(市)項目,在全市各鎮(街道)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1個,總面積5000畝以上,力爭全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萬畝,配方肥使用面積20萬畝以上。

穩定和發展土地規模經營。認真抓好前一輪土地流轉契約集中續訂工作,確保土地經營權流轉契約續簽率達到95%以上。繼續推進中橫線沿線1000米以內耕地流轉,加快七塘沿線土地流轉。在穩定規模經營總面積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單體規模,力爭通過1-2年努力,使單體規模50畝以上的占總流轉面積的30%以上,積極發展百畝、千畝以上的農場、大戶,XX年力爭培育單體規模千畝以上的農場、大戶1-2個。拓展規模經營內涵,創新規模經營模式,不斷挖掘規模經營潛力,因地制宜地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季節性流轉、四統一型和專業合作社型等新型規模經營模式,重點發展土地股份合作制,爭取每個鎮(街道)都建立1個土地股份合作制試點。

高標準建設規模產業基地。紮實推進一批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規模型產業化基地建設,重點推進逍林、橫河、宗漢、橋頭等9大xx市級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引導和推動其他農業產業基地的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畜牧小區建設。實施魚塘標準化改造,計畫建設面積2500畝,積極推進水產品出口註冊(備案)基地建設。根據“西菜東擴”的戰略思路,大力推進東部地區基地建設,培育東部優勢產業群,形成東西部齊頭並進的格局。加大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力度,提高園區科技含量和檔次,進一步發揮東部農業科技園區對東部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完善省農作物區域試驗站建設,建立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區。

繼續推進“萬名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選送優秀農民赴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修深造,啟動第二批現代農場主培訓,舉辦農業企業家高層次培訓班1-2次。積極組織現代農場主和農業企業家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全年計畫完成實用技術培訓10000名,“綠色證書”和農業專業技能培訓5000名,培養農業中等教育專業人才50名。啟動全市農業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二)提升農產品加工貿易,加快品牌拓展和培育

加快推進xx(xx)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圍繞建設全省一流、華東地區最具規模出口創匯農產品加工基地的目標,積極推進基地建設。完成基地一期水、電、路、熱、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進場企業服務,力爭全年有20家以上企業進場,完成投資5億元以上,確保有10家以上企業順利投產,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和共享,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