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局年度工作改革計畫

年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統領,以加快推進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緊緊圍繞區街工作目標,按照實現就業更加充分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著力於服務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一、最佳化硬體設施,精心打造一流服務平台

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年街道辦事處工作亮點放在保障所擴建上,全體工作人員信心百倍,激情高昂。首先,為前期擴建做好準備,到兄弟街道參觀學習,給領導提供參謀,使保障所努力建成設備先進,功能齊備,服務快捷,環境優美的一站式服務大廳。其次,在視窗服務上,狠抓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協理員的協調服務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爭當“優質服務明星”活動為契機,在全體協理員中形成一種比、學、趕、幫、超的良好風氣,強化職業道德,規範職業行為,完善服務標準,提高服務質量,形成一支業務過硬、服務過硬、作風過硬的團隊。

二、營造創業氛圍,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創辦地區“手拉手創業者家園”,把本地區有創業願望的失業人員與創業成功人士結對幫扶,把創業成功人士與創業明星結對共建,請創業成功人士傳授經驗,到創業成功企業實地參觀考察,請專家講授理論,表彰一批近三年來的新創業明星,開設社區創業論壇,培育街道的創業先進典型活動。大力營造自主創業的氛圍,鼓勵和帶動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創業理想和就業願望。通過樹立創業典型,宣傳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價值觀,並引導私營企業家為再就業出力,從而產生就業的倍增效應。

三、以市場為導向,成立培訓學校

為適套用工市場需求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實際需要,我們將緊緊圍繞“以培訓促就業”這一根本目標,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技能培訓,以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自身素質,轉變就業觀念,提升就業競爭能力為指導思想。在培訓方式上堅持靈活多樣的方法,除了依託下關區職業培訓中心開展的培訓外,為方便失業人員在家門口能學到職業技能,建立設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齊備的街道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學校。培訓項目在原有的計算機、家政服務、電動車維修、保潔、保全等專業工種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用工需求開發、引進新的培訓項目,充分滿足轄區失業人員的各種培訓要求,並逐步擴大規模,擴大服務範圍,為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發揮重要作用。並且採取式定單式培訓,市場需要什麼工種,我們就培訓什麼工種,保障所根據市場需求引導他們自主創業。

四、開發就業崗位,成立地區就業促進會

依託駐區企業,與駐區企業盛立就業促進會,簽訂就業安置協定,實施就業聯盟機制。近年來,我街道堅持就業優先,把促進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年我街道將堅持把就業納入發展規劃,堅持在發展中促進就業的指導方針,緊緊依託駐區企業,積極與轄區多家用人單位開展就業聯盟,簽訂就業安置協定,實施“一聯盟、二對接、三同時”的就業聯盟機制。大力加強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就業競爭力,實現用人單位與勞動力資源的有效對接。通過充分發揮政府引導,組織就業的職能,大力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發展社區靈活就業組織,對失業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有力支持,擴大就業空間,增加就業崗位,使大批失業人員就業得到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