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興區年度工作計畫

年的科教興區工作著力科技創新工作“八個突破”的有效落實,著力合力推進聯動發展,著力營造創新創業環境,著力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項目產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教興區工作必須把無形的科技創新轉化為有形的產業化項目,推動經濟發展。

指導思想:以科教興區主戰略推動三項建設。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快產業集群,推動國際化工城建設;開展科技興農,發展現代農業項目,提高農民收入,推動社會主義新郊區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產業能級,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推動新一輪“三年翻番”。

一、聚焦三大工作

(一)聚焦科技園區,加快產業集群

科技園區是產業集群的一個重要載體,而產業集群是推動區域經濟成長、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只有產業集群才能進一步吸引集聚更多創新企業、創新資源,增強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

1、聚焦化工孵化器。共建國家火炬計畫精細化工創新創業園,堅持研發創新、孵化加速、高端服務、輻射帶動功能定位,加速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1)加快創建國家火炬計畫創新創業園,按照國家火炬計畫創新創業園要求,年內完成籌建工作並正式運行,走“高端、專業、集群、生態”產業發展之路。

(2)加快引進研發團隊與科技企業,年內引進4家以上著名化工研發機構,10家以上化工科技企業,入駐科技企業年專利申請總量不少於10件,形成化工產業集群雛形。

(3)完成公共實驗室建設並對外開放。

2、聚焦張堰新材料深加工基地。發揮公共服務平台功能,放大政策效應,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增強綜合配套能力,形成產業優勢。

(1)發揮功能性面料檢測公共服務平台功能,形成深加工產業集群雛形。

(2)積極做好基地內企業的科技服務工作,幫助基地內企業申報國家火炬計畫項目2-3項。

(3)開展好基地內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年內扶持基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2家。

3、聚焦現代農業園區。堅持科技興農,建設一批現代農業項目,加快農業科技孵化區建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收入,努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

(1)加快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的申報步伐。

(2)強化農業科技孵化區建設,引進國家和市級農副業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2個,區級農副業科技創新項目不少於6項;引進生物技術食品加工等研發團隊,形成農業產業集群雛形。

(3)建成農業科普館分館。成立建設小組,以保證各項任務完成。

(二)聚焦企業主體,激發創新活力

進一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以國家創新資金項目、高轉化項目認定等科技項目申報為抓手,推動企業的創新工作。積極開展“科技小巨人”工程,市、區聯動,提升對經濟的支撐力。

(1)進一步加強研發機構建設。年內選擇2-3家成熟的企業開展行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作為開放式實驗室建設的試點。

(2)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繼續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圍繞國際化工城建設目標,發展支柱產業,重點在精細化工和汽車產業中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例超過10.5%,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突破20項。

(3)積極實施“科技小巨人”工程。在上一年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內挖掘科技小巨人企業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爭取有1-2家企業列入市科技小巨人計畫項目。

(4)組織開展各類科技創新項目申報工作。申報國家級重點新產品項目2項,市重點新產品項目5項,國家火炬計畫項目2項,市火炬計畫項目10項。

(三)聚焦智慧財產權,增強創新能力

智慧財產權是一個地區、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未來企業的競爭將是智慧財產權開發利用的競爭,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專利技術成為關鍵。因此重視專利、品牌、著名商標等智慧財產權工作,進一步增強區域的創新能力。重點抓化工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專利試點示範企業,重視現代農業智慧財產權發展戰略,特別加強智慧財產權服務工作,提高我區的智慧財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能力。

(1)加強專利、品牌、商標工作,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年內完成專利申請量突破1050件,發明專利突破160件。新增國家級品牌1個、市級品牌3個,新增馳名商標1個、著名商標5個。

(2)加強化工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專利工作。年內園區的化工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30件,企業運用智慧財產權能力有所提升。

(3)啟動青少年智慧財產權工作。組織楓涇中學申報市智慧財產權試點學校,以點帶面,帶動全區青少年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