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2024年度工作總結

(二)地震應急緊急救援隊的培訓情況

一支功能全面的救援隊應當具有合理的結構和一定的人數。不同的職能對於救援隊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日常培訓是衡量救援隊伍及隊員綜合能力行之有效的辦法。今年我們對3支自願者救援隊進行了培訓,近100名自願者隊員參加了自治區地震應急演練。通過培訓和參加地震應急演練,明確自己的職責,提高了隊員們對地震應急的認識和能力。

(三)“三網一員”的建設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三網一員建設的通知》(內震防[XX]237號)檔案要求,我們緊密結合鄉鎮機構改革,重新登記並完善了地震“三網”(災情速報網、地震巨觀測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建設,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職責,對全市範圍內“三網”人員全部進行了業務培訓,使他們儘快掌握從觀測到信息上報各個環節的工作。同時,採取市縣兩級政府配套補貼的辦法,落實了“三網”人員每人每月100元的交通、通訊費。全市九個旗縣區都有各自的巨觀點,極大的增強了我市地震巨觀前兆觀測網點的密度,將為我市地震預報提供有力保障。

通過一系列的建設,呼市災情速報網路基本建成,一旦呼市有重大災情發生,地震災情報告通過災情速報網路,以相應的輔助手段在最快的時間內形成,各應急部門也將做出最快、最科學的應急反應。

(四)啟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

實施地震工程防禦是政府管理社會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內容。去年,我市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開始啟動,通過採取市縣兩級政府配套補貼的辦法,旗縣區各選擇10戶示範戶,開展民居抗震設防示範,並制定了農村民居建設抗震設防標準和宣傳圖冊。今年,我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達到了預期的示範作用。

(五)進駐審批服務大廳,規範審批行為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呼和浩特市地震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內蒙古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開展行政執法監管和各類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去年以來,抗震設防監管和審批已初見成效,邁出了可喜的步伐。今年初,正式以市政府檔案下發了《呼和浩特市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辦法》,將抗震設防要求正式納入行政審批制度。與此同時,我們按照《呼和浩特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精神,積極配合市法制辦、政務服務中心,認真清理地震局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依照“集中審批職能、集中審批事項、集中審批人員”的原則,積極籌備地震局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開展各類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工作。去年底,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地震局審批辦,並於今年元月8日正式進駐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開展行政審批工作。工作中,我們堅持“依法、公開、便民、高效”的原則,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式,最佳化審批流程,實現了“一個視窗受理,一個科室審核,一個領導審批,一個公章辦結”的工作目標。通過今年的運行,截止到十一月十二日,審批視窗和行政執法檢查共辦理審批事項五十六項,辦結五十四項,其餘兩項正在運行過程中,辦結率為96.4%。在五十六審批事項中,兩項為工業項目,兩項為醫院項目,二十二項為民用住宅項目,其餘三十項為學校項目,為全面提高我市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能力做出了較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