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2024年度工作總結

今年,我們在縣委、縣府的領導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爭創“三個一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在困難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促穩定,實現全鎮經濟健康發展,民眾安居樂業。

XX年(預測),全鎮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74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12.66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2%,13%。鎮本級財政收入500萬元。人均gdp為506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20元。為我鎮於XX年在全縣率先實現全面小康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圍繞綿渝路產業帶和全面小康建設,農業結構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展後勁得以增強以綿渝路產業帶建設為契機,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我們根據縣委、縣府關於建設綿渝路現代農業示範帶的要求,提出了“依託城市,服務城市,以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城郊型特色農業,爭當綿渝路射洪現代農業示範帶領頭羊”的構想。通過一年來科學實施,現已初見成效。

通過精心規劃,吸引外地業主,扶持大戶進行示範,免費為民眾引進和提供XX0元優良品種,現已建成蔬菜基地3500餘畝。繼去年我鎮獲得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後,今年,四季豆和萵苣兩個品種又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蔬菜”認證。

利用退耕還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引進名優品種,改造原有老化、劣質品種,加強果園技術管護,現已建成以大堰、磨嘴、中溝等12個村為重點的3500畝名優水果基地。目前,果樹長勢良好,大多數已開始掛果。

通過扶持大戶,典型示範,現已發展花卉大戶30餘戶,擁有花卉基地500餘畝。其中文衍豐、向貴良、蔡開吉等種植面積都在20畝以上。如今,花卉產業正在成為我鎮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

堅持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的“重頭戲”來抓,成立了專門領導班子,在全面搞好口蹄疫、禽流感和豬、牛、羊等畜禽防疫的基礎上,根據各村條件和傳統習慣,採取一系列措施,提出了4萬頭優質肉豬工程,實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狠抓大戶培養、扶持,通過引進優良品種,提供市場信息,提供技術指導,協調資金,扶持獎勵等措施,使得養殖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太空村、大堰村等為重點的養雞示範基地,以平安村、佛南村等為重點的養豬示範基地,以王爺廟村、太空村等為重點的養牛示範基地。目前,全鎮已有“百牛村”4個,“千豬社”4個,“萬隻小家禽戶”8戶,畜牧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65%以上。

以城市迅猛擴張為契機,充分利用龍泉山、涼帽山、老鴉山、長嶺崗環繞縣城的城郊區位優勢,引導農戶發展休閒觀光假日經濟。現已發展遍布城郊、風格各異的“農家樂”50餘戶,年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年創產值500萬元以上。規模較大的“九香園”、“正豪園”、“悠然山莊”等,年純收入均在5萬元以上。

對部分不適宜種蔬菜等經濟作物,或無能力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我們協調糧油部門簽定訂單種植契約,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全面提升傳統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全鎮優質糧油基地已達5700畝,其中優質水稻2700畝,優質工業油菜3000畝。

高度重視“支部+協會”,精心培植農業大戶 立足我鎮蔬菜、生豬、水果、花卉等優勢產業,通過以大戶牽頭建協會,協會聯合帶農戶,推行支部加協會的模式。現已建成以陳杰“大自然公司”為首的無公害蔬菜協會、以鄭大興生態養殖場為首的鄭葛養豬協會、以蔡紹雲“九香園”為首的農家樂協會,發展會員300多人,舉辦培訓班7期,培訓人數達960人次。通過協會牽線搭橋,協調服務,促進我鎮土地流轉面積達1260畝,發展種養大戶486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