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僑務局2024年度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安排

三、抗災救災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今年以來,全縣年初遭受低溫災害,又先後遭受了“3·29”、“4·14”風暴災和“7·17”、“8·09”、“9·26”洪澇災害。10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造成農作物嚴重受損、民房倒塌、部分道路橋損壞,災害給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據統計,全縣今年各種自然災害累計受災人口達159265人(次),因災倒塌房屋47間,損壞房屋3877間,農作物水稻、旱稻、橡膠、茶葉、玉米等受災27384公傾,絕收1020公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652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7672萬元。

災情發生後,我局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核查、上報災情,安撫災民,及時調運救災物資發往災區,並指導民眾生產自救。全年下撥救災資金***萬元;其中:用於恢復建設資金***萬元,修復民房3877間;用於災區和困難民眾生活救濟***元,救濟人口12640人;為受災民眾、困難民眾發放棉被2600餘床、衣物15000餘件,救濟人數15000餘人;受災民眾和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結合實際,制定了《**縣民政局抗震救災工作預案》及《**縣民政局應對自然災害工作規程》。規範了抗災救災工作。

四、雙擁優撫安置成績突出

(一)雙擁工作

我縣黨政軍領導高度重視雙擁工作,把雙擁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並建立了長效機制,確保雙擁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和完善雙擁工作活動計畫、考核檢查、評比表彰等各項工作制度。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下發的《關於全面推進雙擁工作創新發展的意見》,廣泛開展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活動,積極支持部隊的建設。全年接收安置轉業幹部4人,安置隨調,隨軍家屬3人,解決了56名駐軍子女入學入托問題和11戶軍人住房困難問題。黨政軍把雙擁工作做到思想到位,領導到位,投入到位,責任到位,有效地保證了雙擁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全縣51個軍警民共建點有81%被國家、省、州、縣評為先進單位。為全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 優撫政策全面落實到位

根據全國雙擁辦、民政部、財政部等11個部門《關於開展“關愛功臣活動”的通知》(國擁辦[XX]1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關愛功臣活動的通知》(雲辦通[XX]31號)精神,積極做好重點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工作,撥款**萬元為重點優撫對象解決“三難”問題。組織優撫對象參加全省巡回醫療檢查371人,免費發放各種藥品*萬餘元。全年共發放傷殘保健金****元,“三屬”定補***元,在鄉老復員軍人定補****元。積極開展擁軍優屬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認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歡送退伍老兵活動,向退伍老兵贈送價值*萬餘元的紀念品,進一步抓落實義務兵家屬的優待政策,全年共發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元。積極做好“春節”慰問、“八一”走訪座談的活動。組織部份烈士家屬到金平、河口為**籍烈士掃墓和**籍援老五支隊的部份退伍老兵到寮國進行掃墓活動。

建國後參戰退役人員調查落實工作穩步推進。根據《民政部關於落實優撫對象和部分軍隊退役人員有關政策的實施意見》規定,對1954年11月1日以後入伍並參戰的退役人員進行摸底調查,經核實上報我縣在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且家庭生活困難的參戰退役人員共有394人,並對這部份人員進行了信息錄入,現已核實發放315人參戰人員,發放補助金**萬元。工作進展順利,參戰退役人員的思想穩定,政策得到貫徹落實。

(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穩步推進

**縣的安置工作,得到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由勞動人事、民政、財政、公安等部門組成的安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全縣共接收XX年度退役士兵**名,安置回農村37名,安置回農場29名,城鎮退役士兵16名。現已接收XX年度退役士兵69名,安置回農村30名,安置回農場28名。通過審查,符合安置的16名城鎮退役士兵,“雙考”安置1名,其餘15名城鎮退役士兵全部納入自謀職業安置,發放自謀職業安置補助金**萬元,並及時將自謀職業的城鎮退役士兵檔案移交人才服務中心實行人事代理。圓滿地完成了年度的安置任務。

五、進一步加強完善民主管理工作、村務公開工作,取得較好的成績

(一)村民自治工作

積極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努力加強村委會建設,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參與願望增強的要求,緊密圍繞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村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制度,不斷豐富基層民眾自治的形成和內容,引導民眾在基層民主實踐過程中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加大村(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建設力度,不斷提高村(居)務公開程式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制定下發了《**縣深化村務公開辦法》和《轉發村務公開目錄模版的通知》等檔案,全縣51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516個村民小組都實施了村(居)務公開,辦事程式更加規範。援建了全縣55個村(居)委會(包括磨憨村委會)圖書室,不斷豐富和滿足了廣大農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配合相關部門對村委會幹部、農村“五大員”待遇的調研,並提出可行性方案報縣委、縣政府決策。

(二)社區建設工作

加強社區基層力量,不斷深化和諧社區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省、州社區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指導全縣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開展。召開全縣社區建設工作會議,協調各部門,較好地解決了社區辦公經費和社區建設工作者補貼及社保問題。積極探索推行社區幹部競爭上崗、考核評議等制度,提高社區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做好農村社區試點工作的安排部署,今年已安排勐哈、勐滿、勐伴3個村委會作為試點,實施方案已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