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租賃年終總結

在即將過去的XX年,整個公司的經營情況不盡如人意,除還在經營的旗艦店外,另外3個門店都關了門,但靠炒房又賺回50萬元。這是濟南一房產中介負責人黃超(化名)的年終總結。關門歇業是無奈之舉22日晚,當經濟導報記者來到黃超的辦公室時,他正忙著修改年終總結。他說:“總的看來,這一年公司收支平衡,但上半年虧得太多,7月份一個月內就把3個店都關了。”

黃超開了一家房產中介公司,旗下除了擁有現在的這家旗艦店外,還有另外一家加盟店和兩家自己的店,分別位於高新區、旅遊路和洛口附近。

“3家店都是XX年開的,當時就是為了搶市場,剛開業時經營情況還不錯,每個月都能售出3-4套房子,能掙幾萬塊錢。”

不過隨著國家連續出台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黃超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他邊翻筆記本邊說,今年1-6月份,上述3家店一共售出兩套房子,收取佣金不到2萬元;租賃市場的收入不到1萬元,而各種費用加起來則大大超出這個數字。“尤其是加盟店,一個月的費用超過3萬元 ,其他兩個店相對少一點,也達到1萬元。3家店一個月的費用合計接近5萬元。”

“虧損太厲害,再開下去不但把XX年掙的錢都虧進去,而且整個公司都會受拖累。”黃超坦言,關門歇業實屬無奈。

據導報記者了解,今年前6個月,濟南市房產中介的經營情況普遍比較差,成交量大幅減少,掛牌量也出現萎縮。去年平均每個月能成交近10套房子,今年的成交量則為1-2套,甚至不少公司的成交量為零。

據黃超介紹,從5月中旬以後,陸續有房產中介公司退出市場,隨後兩個月則蔓延成轉讓關門潮。某房產網站的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今年六七月份在該網站掛出轉讓的房產中介公司數量大幅增加。最多的一個星期達到十幾家。

3成中介兼職炒房

黃超在二手房市場摸爬滾打了五六年。按照他的說法,今年的情況最特殊。“上半年市場形勢不好,月月虧損,下半年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出台嚴厲的調控措施,市場卻出現好轉,成交量也有所上升。”

黃超說,下半年,旗艦店每個月都能成交5套房以上,營業收入也大幅上升,不但填平了上半年虧損的窟窿,還略有盈餘。

黃超一邊經營著店,一邊炒著房。他成為炒房一族純屬偶然,沒想到卻讓他掙了50萬元。就在黃超將3個店關門沒幾天,他和幾個同行在一起聊天時,一位同行勸他炒房。“放著這么好的機會不掙錢,你還想乾什麼?單靠佣金才能掙幾個錢,如果炒房,一年掙幾十萬元沒問題。”

“想想也是,就嘗試著炒房。”就在今年8月份,黃超和朋友共同出資接手了一套二手房。“131平方米,售價93萬元,1平方米價格7100元左右。”1個月後黃超將這套房子出手,售價113萬元,除去各種費用,淨賺17萬元。這讓黃超嘗到了甜頭,正式成為炒房大軍中的一員。據黃超介紹,濟南起碼有30%以上的中小二手房中介加入到了炒房的行列。“只要有低於市場價一定比例的房子掛牌,我們就買下來,轉手以市場價賣出。”

“這半年大概掙了50萬元左右。”黃超說。

公司炒房或被在談及明年的市場時,黃超表示,未來濟南的房價仍將小幅上漲,二手房市場將恢復往年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