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鄉鎮年終工作總結

2、開展衛生紙品業。鎮黨委、政府正確處理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關係,依法取締***多家小造紙廠、小煉焦和廢舊塑膠分揀、加工企業(戶),抽調領導幹部幫助關停企業出主意、想辦法,組織企業老闆外出參觀學習,深入市場考察。先後投資2億多元,新上衛生棉、衛生護墊、嬰兒尿褲及生活用紙等自動化流水生產線120多條,形成了從原料供應到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一條龍,年產高、中檔衛生紙品***萬箱。

3、開展花生加工業。在花生加工戶比較集中的愛國村建起了花生米加工購銷區、花生購銷合作社和花生米電子商務市場,統一規劃,建起標準加工廠房、倉庫,發展起180多個加工、購銷大戶。帶動了周邊6個村的1000多戶從事花生米的加工、篩選、包裝、運銷,年加工生產能力4多萬噸,暢銷魯花、龍大等名牌企業及安徽、河南等地,XX年增加農民收入***多萬元。

4、開展傳統手工業。麻製品和草制工藝品是該鎮的傳統經濟項目,為了帶動規模發展,建起了三坊麻製品加工購銷小區和盛村、梁樓、高冊、小劉莊、小馬頭等6處草制工藝品購銷服務站,組織帶領農民規模發展商品生產。麻製品加工採用大型梳麻機流水線作業,年加工、銷售純淨麻盤、氈片等3萬多噸。從事草制工藝品編織的農民達3600多人,他們利用麥秸、稻草、玉米皮編織成彩色坐墊、花囤、果盤、紙簍、寵物窩、嬰兒搖籃等生活、文化、裝飾工藝品,年編織260多萬件,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XX年增加農民收入***多萬元。

5、開展商貿物流業。鎮黨委、政府立足區位優勢和傳統商貿優勢,著眼於建設魯南大市場的目標,統一規劃,改革土地產權制度,實施“誰投資誰受益”等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居民和外地客商投資,先後建起了糖果城、綜合批發市場、金馬商業街、郯馬經貿長廊和京滬高速公路馬頭出入口物流中心,改造擴建了繁榮商貿區和6處集貿市場,形成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集,吸引了廣東、漸江、河南、江蘇等地的200多家企業以設立銷售網點、代辦處、委託銷售等方式,在馬頭搞起了廠家直銷。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市場的繁榮帶動了運輸、裝卸、包裝、配送及信息處理等物流業的興起和飲食服務業的發展。目前,全鎮有***多人從事商貿物流和飲食服務業,年貿易額**萬元,帶動了我鎮地方經濟的大發展。

(二)鎮政府出台有利措施幫助困難民眾

今年,我鎮圍繞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不斷加大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先後出台了針對“老弱病殘幼孤”等困難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保障、教育、醫療、住房救助等一系列舉措,較好地維護了困難、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權益,為**鎮平安建設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全面加強低保建設,困難居民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堅持把保障城鄉困難民眾的生活難題作為為民服務的出發點,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對年人均純收入低於保障線的困難居民實施救助,使他們的生活難題問題基本得以解決。目前,全鎮農村在保人數共有****戶、****人,平均補差水平是50元/人;城鎮在保人數是****戶、***人,平均補差水平是***元。

2、實施情暖孤老工程,五保老人幸福安度晚年。在投入對鎮敬老院實施新建和改擴建的基礎上,切實加大軟環境投入力度,院內,加強綠化美化;室內,添置文娛活動室,配備健身器材。在加大財政供養的同時,積極協調醫務部門、駐地企業、中國小校,對五保老人的生活給予全方位幫助,較好地解決了他們的衣食住行醫等難題,確保將敬老院打造成五保老人的“溫暖小區”。目前,全縣共集中供養***人,集中供養率達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