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殘聯對2024年的工作總結

(三)聾兒語訓工作有聲有色。一是積極爭取經費,改善語訓環境。今年3月,我們協助資助中心完成了春季“兩免一補”和寄宿生資助上報工作,實行全免費入學,共為20名學生減免各種費用3.6萬多元,在校語訓鞏固率為100%,另外,我們節約公用經費4000多元,為學生添置了空調、綿席、毛巾被和春秋兩季校服,極大改善了學生生活學習環境。二 是積極參於活動,增強辦學活力。3月22日,我們組織學生與縣一中志願者舉行聯誼會,並接受了縣一中捐贈的文體用品。5月15日,我們舉辦了“發展特殊教育,關愛殘疾孩子”的主題活動,精心製作宣傳展牌送市特校參展,受到了同行好評。5月17日,組織學生積極參於第19次全國助殘日活動,20名殘疾少兒的文藝匯演在經電視播出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羅聯峰,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孫曉蓉等領導親自看望了殘疾少兒,了解特教困難,並送來了XX元慰問金,縣婦聯和社會各界人士也紛紛表達了愛心。三是教學與安全並重,不斷提高辦學水平。縣特校、縣聾兒語訓部採取“雙語教學”模式,使特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在校訓的20名學生中,有18名聽力殘,經過訓練,本期有5名學生(3人到普校插班,2人到市特校就讀)即將康復出校。殘聯自始至終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採取開源節流維修校舍,多措並舉明確責任的方法,在學生的安全出行、食品衛生、疾病預防和教育引導上嚴格把關,確保了平安無事故。

(四)科技助殘項目穩步實施。一是今年年初,我們完成了XX年度科技助殘項目驗收和資金兌現工作,借全縣低保擴面之機,對低保戶中的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庭進行了調查,進一步完善了殘疾人基本情況資料庫。二是完成了XX年度省、市殘聯下達的危房改造任務驗收工作,並對XX年殘疾人危房改造戶進行了抽查審核。三是在全國第十九次助殘日活動期間,指導大力紙廠成立了殘疾人協會,並順利召開了大力紙廠殘疾人代表大會,為扶持大力紙廠創建省級“勞動就業示範基地”奠定了基礎。四是完成了中國殘聯對下達的對我縣殘疾人服務機構建設現狀的調查任務,5月至6月,我們對全縣殘疾人服務機構建設現狀進行了調查摸底,並在形成情況報告後參加了中殘聯“殘疾人服務機構建設現狀調查”工作組在宜昌市舉行的座談會。在會上我們提出的關於我縣在服務機構建設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受到了工作組採納和肯定。五是是繼續採取辦現場與品改相結合的辦法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完成了年初下達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任務。六是實施種植業品改400畝,發展種植基地2個。七是會同畜牧局扶持殘疾人家庭養殖優良種豬100頭;全面完成了50戶殘疾人危房改造任務;會同縣水務局實施殘疾人安全飲水80戶,並將該實施項目的標準由2級殘疾人延伸到3級。八是對1200名重度殘疾人提高定補標準,並在年前將8萬元定補經費全部兌現到人。

(五)文體宣傳工作勢頭強勁。一是借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之機,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做讀書筆記60萬字,寫心得體會40篇,調研文章2篇,建言獻策徵文6篇,工作簡報3條,參加專題知識講座7次,並在活動期間實地結辦信訪件6起,及時化解了殘健和諧中的矛盾。二是借縣人大審議新修訂《殘疾人保障法》貫徹落實情況之機,組織幹部職工進一步學習了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文化生活、社會保障和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並深入到九畹溪、屈原、梅家河實地調查,著力解決信訪辦證方式不便、康復救助力度不強等問題。目前,我們已為8000多名殘疾人換辦了新證。三是借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之機,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力度。全年共上報各類新聞稿件160篇,抽調專人,組成專班拍攝了《關注殘疾人勞動就業》專題片,並在《今日視點》連續3天播出;會同氣象局展播了《依法徵收殘保金是法律賦予的責任和義務》、《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四是成功舉辦了“全國第19次助殘日活動”和“愛廠如家,珍惜崗位”演講比賽,展現了一批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表彰了一批殘疾人先進典型,在經縣電視台播出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我們通過大張旗鼓的強勢宣傳,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扶殘助殘氛圍。

(六)殘疾人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工作,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信訪工作條例》,推行理事長接待日制度,切實做到“有訪必結,有訪必處,有訪必復”,使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一是根據省、市殘疾人優惠待遇規定,儘快擬定出台《××縣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意見》初稿,請各相關人員迅速匯總,經集體商議後定稿,在不斷完善我縣殘疾人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予以公平、公開、公正實施。二是會同相關部門對企事業單位殘疾人員工勞動契約、工作環境、工資待遇、職工福利進行執法檢查,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殘疾人合法權益。三是根據中殘聯《關於制發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通知》要求,按照審批程式、殘疾類別和等級評定,嚴把辦證質量關,做到符合標準的迅速辦理,不達標準的堅決不辦,始終維護殘疾人群體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