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包扶工作總結

5、協助做好村組各項工作。協助的工作主要有:和社區兩委班子共同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三大戰線”植樹造林,共栽植楊樹4500多株,扦插柳樹XX余株,成活率達到95%;核桃建園,新建良種核桃園50畝、點播100畝;做好7組民房5戶25間的拆遷重建工作;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斷完善集鎮功能建設,先後粉刷河東新街居民住房牆面2700餘㎡;鋪設馬路磚3500㎡;安裝路燈50盞,修建河堤欄桿180米;硬化魯家巷至景村中心國小路面380米,同時對街道進行綠化、美化、亮化。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組,將不良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計畫生育“三查”工作做到不漏一人;此外,協助村委會做好黨建活動等工作。落實包抓責任,解決實際問題。按照市、縣一村一品發展規劃、包抓考核管理辦法及駐村指導員管理辦法等要求,切實落實包抓責任。

6、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大棚菜、精細菜等蔬菜種植播種到480畝;烤菸栽種110畝;藥材50畝;林果380畝;桑蠶45畝。積極鼓勵支持民眾興辦個體私營企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今年新發展個體經營戶24戶,私營企業1戶。

三、存在主要問題

一是在爭取資金上需下功夫。景村社區是全市唯一一個以行銷為主導產業的示範村,發展工作具有初探性、組織性、服務性、帶動性,專業合作組織初建運營,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等許多工作,因缺少啟動資金,不能順利開展,雖然市鄉企局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給了一些資金支持,但遠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需要包扶單位積極爭取各項資金,需要市、縣發展一村一品辦公室重視並協調給予資金扶持;二是品牌建設有待加強。我社區生豬運銷產業具有一定知名度,享有較好聲譽,但如何打造成一個規範化的知名品牌,需要進一步努力;三是基地建設滯後。由於養豬成本較高,民眾投入有限,加之防疫形勢依然嚴峻,影響民眾養豬的積極性,影響總體養殖數量不能快速提高,生豬來源不能滿足運輸需求。

四、2011年工作計畫

(一)工作思路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本村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為基礎,以發展龍頭企業和完善生豬運銷和生豬養殖合作化組織為突破口,以規範管理為切入點,努力開拓市場,通過運銷帶動養殖,通過養殖帶動種植業、飼料加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擴大運銷規模和集散地影響力,提高本村養殖業和種植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增強民眾組織化程度,推動產業結構由種養業為主向種養、加工、服務等產業共同發展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由傳統的小農戶分散經營為主向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轉變。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一核心,堅持產業優先、科技引領、生態先行、人才保障、企業帶動、資金扶持的方針,進一步形成規模優勢,堅持“一村一品”工程與新農村建設、與科技入戶工程、農業結構調整結合,與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及國家扶持的農業項目建設結合,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全面提升本村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實現產業富民強村。

(二)目標任務

到2011年底,全社區生豬出售10萬頭;大棚菜、精細菜等蔬菜種植髮展到500畝;烤菸發展到150畝;藥材發展到130畝;林果發展到400畝;桑蠶發展到50畝。做大規模,做優產品,使景村街社區生豬直銷產業成為洛南縣乃至全市推進“一品一村”工程的先進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