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重點

XX年,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在全鄉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我鄉的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新型文明村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基本做法:

一、強化領導機制,健全組織保證

我鄉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鄉長、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宣傳、婦聯、國土資源所、村鎮規劃所、林業站、文體廣電站、共青團等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協調領導小組,宣傳委員、文明辦專乾負責日常工作和具體落實。全鄉10個村委會也相應成立領導機構。鄉掛點領導負責具體指導,配合開展工作,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組織領導機制。同時,把文明村建設工作納入鄉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及黨員幹部工作責任制和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要求全鄉黨員幹部樹立不抓精神文明是失職,抓不好精神文明是不稱職的工作理念,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統籌規劃實施,形成良好創建格局

我鄉根據自己實際,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XX年全鄉新型文明村建設的任務是:一是創建牛街、余家圩為區級文明村;二是完成雞街區級文明村的“收尾”工作;三是鞏固提高大龍省級文明村建設;四是以金江路、平江街的建設創建文明小集鎮;五是以“曲—雞”路、“沾—潦”為兩條主線,建好“文明綠色通道”。

三、抓好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鄉的精神文明建設,全鄉各級黨組織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學習貫徹區二屆二次全會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精神,並結合我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規劃,廣泛動員和宣傳,使廣大幹部、民眾進一步明確全區未來幾年的發展思路和我鄉的具體規劃。同時積極組織黨員幹部及村民代表7批、230多人次實地參觀珠街的墩子、環城的代河和我鄉的大龍,使全鄉幹部民眾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充分認識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明確了新型文明村的創建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在全鄉上下營造了精神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四、齊頭並進,狠抓落實

XX年以來,我鄉充分發揮示範村的作用,在全鄉廣泛開展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和樹新風活動,以治理農村“髒、亂、差”入手,著力規範“三堆”,實行“三改”;重點抓好村莊道路的硬化、村內亮化、淨化和綠化工作。在建設中,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與我鄉生態水鄉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現代文明建設,歷史人文景觀,以及村莊區域特點有機結合起來。牛街區級文明村的創建,突出城郊結合的區位優勢,依託民營企業規模經營和滇東北牲畜交易市場,構建城郊型小康城。整個建設投資216萬元,按城鄉一體化要求規劃建設,共支砌花帶1750米,綠化2600平方米,臨街麵粉刷裝飾90000平方米,完成村委會辦公樓改造及綠化 、亮化工程。雞街文明村的建設,依託朗目山風景區、千年古寺,結合沾潦路、雞街農貿市場的建設,突出自己的特點,大力發展農家樂。整個建設投資260萬元,硬化道路2500米,新建公廁14個,垃圾池20個,安裝路燈80盞,村委會辦公樓一幢,中心幼稚園一個。初步建成了集旅遊、觀光、休閒、交易為一體的新型文明村。余家圩在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的情況下,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作用,全村黨員、幹部、能人志士、村民共捐款17萬餘元,啟動了文明村建設。整個建設共投入430多萬元,硬化路面8900多米,美化牆面160000平方米,清除私廁480多個,改造了村委會辦公樓,實施了國小搬遷工程。大龍省級文明村的鞏固提高,充分發揮依山傍山的區位優勢,依託400畝花卉基地,以全村白牆、青底、綠樹、紅花加秀美田園風光的新型文明村為目標。在以前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了村內道路、垃圾池、公廁建設、新建教學樓一幢,突出“四個亮點”。到目前為止,全鄉XX年的文明村建設已基本完成,順利通過了檢查驗收。同時,莊家圩、四圩、新發、的文明村建設也取得了巨大進展。莊家圩在建設中,以村委會為中心,投資260多萬元完成了學校危改工程,新建村委會辦公樓,改造美化了衛生所,完成道路硬化道200多米。以向陽閘至第八村民小組為主幹線做好XX年創建規劃,並完成了3000餘米的前期本文來自路沿水溝支砌工程。四圩文明村建設以第五、第六村民小組為切入點,共投資15.82萬元,投入義務工980個,開挖土方350多立方,支砌毛石擋牆190多米,硬化村內道路1094米,4650米。為XX年全村全面建設開了好頭。新發在村集體經濟很困難、民眾矛盾比較突出的基礎上,以舊村改造為突破口,今年共投入25萬餘元,拆除舊房32間,規範“三堆”,第一、二、三、八村民小組總計完成道路硬化近1700多米。除此之外,余家屯、新圩也以村民小組為單位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文明村建設工作。